在最后一段时光里,他们“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无遗憾”
当死亡已不可避免地来临,怎样让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走得更有尊严?安宁疗护的出现,为病患减轻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家属以心理慰藉。
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设立安宁疗护病房以来,已累计收治患者488人,团队共陪伴300多人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
宋阿婆在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因为疫情的阻隔,女儿们遗憾没能陪伴在她身边,但她们欣慰的是,宋阿婆生前没有浑身插满管子、带着呼吸机或各种监控设备,而是用一种更有尊严的方式走完了生命最后一段路。
88岁的宋阿婆身患晚期乳腺癌,近一年来,胸前的肿块生长速度惊人,逐渐发展为溃破出皮肤表面的菜花状肿瘤,有足球般大小。宋阿婆神志清楚,思路清晰,胃口也不错,但伤口处每天会产生很多渗血渗液,散发着刺鼻的恶臭,令人不敢靠近。
家里人带着宋阿婆四处求医,跑了多家医院,却因为患者处于肿瘤晚期没有治疗价值、巨大伤口处理不了等原因,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宋阿婆也在巨大的痛苦中变得郁郁寡欢。
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科医生冯青云在得知这个情况后,认为这样一个终末期生存质量低下的患者,可以通过症状改善和人文关怀服务,减轻宋阿婆的病痛,于是当即将宋阿婆收入了医院的安宁疗护病区。
住进安宁疗护病房的大多是中晚期疾病的患者,在无法延长生命长度的情况下,增加生命的宽度,减轻家庭负担,也节约医疗资源和无效治疗费用。
7月23日下午,当宋阿婆从上级医院转来时,走廊上传来了扑鼻的恶臭。安宁专科护士朱菁菁是当天负责接收宋阿婆的护士之一。“我们看到她右胸部足球大小的肿物被一块尿布垫包裹着,尿布垫外面也被血渍浸透了。当打开尿布垫时我们都震惊了,菜花样深黑色凹凸不平杂乱生长的肿瘤,一块黏连在肿瘤表面的黑色纱布上蠕动着很多白色小虫。这场面让人震惊和害怕,此刻宋阿婆乞求的眼神仿佛在说救救我……”
好在朱菁菁有着丰富的伤口护理经验,她当即定了定心神,带领大家着手开始处理伤口。先用生理盐水小心翼翼地清洗整个创面,这就足足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是用合适的消毒棉垫包扎伤口。最后,还为宋阿婆更换了衣裤和床单。此时的宋阿婆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每次换药都是个大工程,需要至少3个人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换药前半小时,护士先给阿婆服下一粒止疼药,缓解她换药时的疼痛。接着大家戴好口罩、面屏,穿好隔离衣,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步操作,生怕引起破溃大出血。经过几天的换药处理,病区里弥漫着的难闻气味慢慢消散了。
区别于以往病区以医生和护士为主,安宁疗护是一个团队,除了医生和护士,还有护工、药剂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社工等。
“患者在最后的阶段除了药物控制疼痛外,非常需要亲友的陪伴。”因为疫情关系,家属不能进入病区探望,安宁团队就建立了一个宋阿婆家族群。入院后,团队每日给宋阿婆换药、聊天、喂食、精油按摩、精油香薰,让宋阿婆与三个女儿视频聊天。
护工李阿姨也常常过来陪伴老人,发一些老人的视频分享给家属,让她们放宽心。“想吃蛋糕……”渐渐地,宋阿婆从入院时的不说话到与医护人员有所交流,并用简单的话语来示意想吃的东西,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尽管如此,宋阿婆的女儿们还是常因为对母亲病情的无能为力和不能陪伴在旁而心怀愧疚,思想压力很大。朱菁菁说,团队不仅利用药物、护理等举措帮助患者减少疼痛,在此期间还会见缝插针地帮助家属进行哀伤辅导,“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无遗憾。”
“谢谢你们为子女尽孝,我们找对地方了。”8月17日的凌晨,在入院后的第26天,医护人员为宋阿婆重新包扎完伤口,擦洗全身,换上干净的衣物后推到室外,并贴心地用屏风作遮挡。此时,女儿们早已等在了病区外,她们远远地站立着,目送着母亲的离开……
(来源:上海杨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