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百年征程铸辉煌,扬帆起航谱新章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1年08月18日15:47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2021年暑假,正值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的队员们再次以支教为契机,认真学习党史,响应国家教育扶贫号召,奔赴重庆永川区石笋山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党委副书记赵睿教授和卜天予老师的带领下,羽爱童行实践队连续三年来到重庆西部山区开展支教和调研活动,成为石笋山村孩子们心中的起航梦想的航船。三年来,羽爱童行实践队为重庆永川区石笋山村的孩子们捐赠了书籍、文具、船模等文教物资达三万多元,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书香海角”读书角,而且还精心设计了“5+”课程,即德智体美劳+建党百年“中国红”和航运特色“海大蓝”的课程体系,为开拓孩子视野、开阔孩子心胸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的调研、寻访又很好地提升了队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维”育人新格局,筑梦启航新征程

从德智体美劳综合课程,到“5+”航运特色课,到“5+”中国红和海大蓝的课程,羽爱童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课程体系,自编制了《晨读美文》、《航运航海特色课》、《党史教育特色课》三本教材。

队员们为山区孩子们开设《我爱我的家乡》、《音乐名作鉴赏》、《二战风云》、《趣味数独》、《物理小实验》、《手拉手的水分子》、《对生命的承诺》、《动物世界》、军体拳和趣味运动会等综合知识类课程,将理想信念的“大道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浅显形象的语言,融入鲜活生动的生活事例中。积极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恰当引入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提升动手探究能力,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培养学生科学生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受学生们期待的旗语课和船模课程,已经成为航运特色课的“标配”,今年新开设的《海辽精神》、《我的航海梦》、《大国海军》、《海洋文化》、《走进航运历史》、《灯塔的故事》、《水手工艺》等航运特色课程则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要走向深蓝,努力开辟大国航路,培养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航海精神,增强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使命感。《党史国史教育》、《童心向党庆百年》、《党史重庆》等党史课程,则是队友们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先烈的英雄事迹,结合视频和图片,将红色的种子埋在学生的心中。

知行合一学党史,学史明志树信念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对红色资源进行寻访,聆听背后的红色革命故事,开展实境思政课教学,也是“四史”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羽爱童行实践队在“四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校史寻访,走访渝北档案馆、重庆图书馆、江北地方志馆、人和街道、人和小学、邢家桥街道等地,采访数位历史鉴证的老人,最终寻访到学校抗战期间在重庆办学的唐家沱、段家公馆和黄氏宗祠、溉澜溪等多处遗址,并制作了寻访视频。实践队还有幸采访到重庆商船专科42级航海专业的百岁校友、抗战老兵糜宏桢,让队员们感受到 “爱国、务实、坚毅、严谨”的吴淞商船精神。实践队还拜谒了在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的老校长周均时烈士的墓,寻先辈足迹,悟红岩精神。在追寻山城船校办学和周均时校长的历程中,不仅看到了学校办学的艰苦,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红色教育。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实践队联合重庆市永川区石笋山村委会党支部,共赴重庆市红岩村红岩魂陈列馆、11.27大屠杀纪念碑和白公馆开展红色寻访主题党日活动。红岩,不仅是一个难忘的名称,不仅是一段熟悉的故事,更是一部悲壮的史诗。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浩然革命正气。通过寻访,羽爱童行实践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血染红岩,才迎来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黎明,才让我们这一代人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将会继续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勇敢、无畏、奉献的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心系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年风华乘风破浪,不忘初心扬帆起航

羽爱童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作为新时代的航运人,牢记航运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支教、红色寻访之余前往重庆锦海捷亚船务有限公司、重庆外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等航运企业开展校企之间的走访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研,不仅推进了学校与航运企业之间的联系,加深了与校友的感情,而且让队员们更了解了重庆航运业的发展和需求,航运企业的困难与挑战,让队员们知道了航运企业是如何辛勤构建综合物流平台,如何搭建5G智慧绿色港口。

(责编:陈晨、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