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千年来书画进行一次“考古” 上博“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开幕

2021年06月22日09:16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对上海千年来书画进行一次“考古” 上博“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开幕

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上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于今天(21日)正式开幕。这场展览既是一次上海“书画考古”,也阐释了海上千年书画之艺脉与成就对文人画史的重要影响。

146件(组)相关书画,其创作艺术家及作品的时间跨度自三国至现当代逾千年,其中超过70%的作品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作品门类以中国书画为主,亦包含版画、油画、水彩等;作者以中国艺术家为主,亦有日本、印度名家的2件作品;另有古籍、印章、手稿与文献等6件辅助展品配合展览一同展出。

说到江南文化中的书画作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吴门画派,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告诉记者,但在这些书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上海画派与吴门画派其实相互影响,甚至可以说,上海是吴门画派的先驱。元末明初不少上海前辈艺术家,都深深影响着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

此次展览的门口海报,印着明代画家马愈的《畿甸观风图卷》。凌利中表示,生在上海嘉定的马愈,是明初著名宫廷画家马轼之子,晚年移居苏州,与沈周祖孙三世交往,沈周的画风实则受到马愈的影响。“因为画史上从元末到明代沈周这100年左右时间里文人画家流散,美术史的关系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只留下一张孤本,所以很多人被湮没掉了,但是从文献上就可以知道这样的画家很重要”,凌利中说。

展览中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珍品。这次“万年长春”展,从四个角度梳理了上海书画艺术的文脉。第一部分“艺脉”,讲上海历代书画艺术成就,展出了“法帖之祖”、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的清代刊刻版本,三国时期皇象《章草急就章册》的明代重刻版本,其碑石今在松江博物馆,还有陆机家族后人唐代陆柬之的《行书五言兰亭诗卷》等。

第二部分展示文人间的互动,从元代李升《淀湖送别图》到明代《曲水园图》,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元明以来上海城市人文的迁移路线图。上海的语言饮食、自然风光、人文构成等,在书画中都有体现。尤其是上海与苏州,随着水系生态、地理优势、经济地位等因素的不断变迁,在书画领域产生了此起彼伏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谈鉴藏。展览梳理了元末至清末近700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四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讨了上海历代书画家的艺术成就对其他地区艺术活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展示开埠以来海上画派、洋画运动、近代革命家以及新中国美术作品。其中名家林立,手札、书画、油画均有重量级展品。

记者了解到,该展是近几年来上海博物馆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鉴于此,上海博物馆在成功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2015)、“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的基础上,继以策划本展构成书画专题研究系列之“海上三部曲”。

展览将持续至9月21日。(东方网记者熊芳雨、刘晓晶6月21日报道)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