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非遗主题“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在遗产日期间首播“非遗在社区”系列微纪录片,首期推出《卢氏心意拳》《瓷刻》《真如麦秆画》,让广大市民朋友多角度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饱含的人文力量。
卢氏心意拳俗称上海派心意拳,沪上老百姓又喜欢称它为“十大形”。它是上海尤其是普陀区境内著名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卢氏心意拳起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是其开山鼻祖卢嵩高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创新。卢氏心意拳是以鹰、熊两仪成拳。基本内容分为:八个大杂拳和七十二小手,模仿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等十种动物,似十种人形。卢氏心意拳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是优秀的都市武文化,更是上海武文化的优秀代表。卢氏心意拳于2013年入选第三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入选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心意拳还是普陀区“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长期扎根社区,潜心带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瓷刻又名刻瓷,是用特种刀具和色彩在出窑成型的瓷上“绣花”,故被称之为“瓷上锦绣”,属陶瓷装饰的一种。瓷刻创作包含书法、绘画、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瓷刻历史悠久,流传于上海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陈智光和杨为义。目前,普陀区宜川社区的“瓷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佩初启蒙于瓷刻名家杨为义。程佩初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技艺和风格,又在工艺手法、创作风格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其艺术特点为錾、刻、镌的刀法,得心应手;皴、擦、染、点的赋色,生动质朴。他在传统的瓷刻艺术风格中揉入了江南吴越文化所特有的秀美与阿娜,突出了刀法、色彩层次的对比,使之表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别具一格。瓷刻于2011年入选第二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入选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麦秆画,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是以麦秆为原材料,通过剪切,拼贴,烙烫等工艺,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来进行创作的民间艺术。麦秆画始见于隋唐,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上海开埠后,江浙等地的民间艺人将麦秆画带入上海,后经真如民间艺人刘庭禄、刘训古等不断研习,在传统麦秆画技艺中,融入海派绘画艺术,在真如地区逐渐兴盛。现第四代传人姚懿佳,师从刘训波,在继承麦秆画技艺特点的同时,将刺绣、水墨画技巧融入其中,故而增强了作品的光泽和层次,立体感强,颇具特色。真如麦秆画于2018年入选第五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首期推出3部本区“非遗在社区”微纪录片之外,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6个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和5家区内重要商圈,通过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悦来芳食品制作工艺×上海环球港、真如羊肉加工技艺×长风大悦城、长征纸艺×真如·高陵集市、竹丝编×近铁城市广场、真如麦秆画×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新颖组合,在遗产日当天开展“非遗进商圈快闪活动”,让人们感受更多趣玩非遗的方式,并在上海环球港主会场展示非遗作品实物、非遗项目展示和相关文创产品;区内16个非遗在社区点位同步在遗产日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非遗互动、演出、展示等活动,带给市民朋友丰富精彩的非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