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报告强调——

发展铁路交通 促进绿色转型(国际视点)

2021年06月07日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火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日益受到重视。2021年是“欧洲铁路年”,欧盟希望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铁路运力,加快推动实现绿色新政和碳中和目标,提升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强调,欧盟应加快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尽快将部分公路货运转移至铁路运输,使铁路成为主要交通方式,力争到2030年高铁客运量翻番,到2050年铁路货运量翻番。

加速推动铁路互联互通建设

目前,欧盟制定计划将打通境内客运服务市场,努力降低欧盟各成员国铁路企业运营成本和行政负担。为提高铁路互联互通水平,欧盟正在建立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这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统一的铁路信号系统,现已覆盖5906公里的铁路里程,计划到2023年时实现1.6万公里覆盖。

欧委会的公报称,欧盟希望借助“欧洲铁路年”吸引更多投资,建立跨欧洲运输网络,提高铁路智能化水平,改进跨境服务,最终建成无边界的“欧盟单一铁路区”。

“只有建成无边界的‘欧盟单一铁路区’,才能完全释放欧洲铁路的巨大潜力。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至少贯通25个铁路网,统一不同的交通规则,这也是欧盟面临的巨大挑战。”欧洲铁路工业协会主席亨利·拉法基说。

欧洲多家铁路运营商计划于2022年春季开通跨欧洲夜间直达列车,在比利时、荷兰、德国和捷克的多个城市之间穿行,初步计划每周运营3班。卧铺车厢将免费提供咖啡和无线网,从布鲁塞尔到柏林的车票最低仅49欧元。未来10年,欧盟计划开通多条连接欧洲主要城市的直达列车,弥补跨境线路严重不足的短板。

唤起公众重新认识铁路价值

在公布了“欧洲绿色协议”和《可持续与智能交通战略》之后,欧盟今年将继续举办“欧洲铁路年”主题活动,旨在鼓励民众充分利用铁路交通,推动欧洲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了解,活动期间,欧盟成立一个指导小组,并为“欧洲铁路年”系列活动拨款800万欧元,每个成员国任命一名协调员。目前,已公布展览、论坛、峰会、大奖赛、主题日、主题周、艺术节等贯穿全年的90项活动,互动性很强。

“这些活动特别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不仅吸引他们乘坐火车,更希望把一些创新人才吸收到铁路交通领域。”欧盟委员会交通委员瓦琳恩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铁路年”旨在使公众认识到铁路的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同时,还能认识到铁路的社会效应,使铁路在增强欧盟公民凝聚力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连接欧洲快车”是“欧洲铁路年”的旗舰项目之一。欧委会日前正式公布了这趟专列的行程安排。这列专门宣介铁路独特优势的火车将于9月2日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启程,途经26个国家的70多个城市,10月7日抵达终点——法国首都巴黎。“这趟列车将把欧洲各国真正连接起来,展现铁路的凝聚力。”瓦琳恩说。

释放铁路运输潜力意义重大

根据欧委会的研究报告,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公路货运占欧盟货运总量的75%,但排放量较高。相比之下,火车作为绿色低碳交通工具的优势明显。据统计,铁路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欧盟交通运输排放量的0.4%,远低于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1990年以来,铁路是欧盟唯一持续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交通方式。

疫情防控期间,铁路在及时运输抗疫物资和保障全球供应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对于火车出行安全性和低碳性的认知度也在提升。英国《卫报》援引近期一份民调报告称,受疫情影响,欧洲近34%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将选择火车作为短途旅行方式。

“铁路交通具有低碳、安全、舒适等优势,但欧洲铁路的利用率并不高。”欧委会公报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铁路货运量在欧洲货物运输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客运量停滞不前。2018年,欧盟只有6.9%的客运量和12.6%的货运量通过铁路运输完成。

今年发布的欧盟第七版铁路市场发展监测报告指出,以2018年的平均值看,欧盟27国铁路货运国内准点率为60%,跨境准点率为53.2%。欧盟铁路货运的一半以上是跨境运输,但因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铁路互联互通水平低,导致铁路货运耗时长、成本高。另外,欧洲东西部铁路建设发展不平衡,成员国之间跨境铁路货运手续也比较繁杂。

目前,资金短缺是许多重大跨境铁路建设工程不能如期完工的重要原因。亨利·拉法基表示,当前最紧迫的是更好地统筹和管理现有运力,通过数字化运力管理、推出国际时间表等创新手段,提高跨境运输效率。

“铁路对于欧洲历史文化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瓦琳恩说,四通八达的铁路不仅使欧洲形成一个共同市场,也让各国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理解不断加深。不过,在铁路成为欧洲人首选交通工具之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报布鲁塞尔6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7日 15 版)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