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6月1日电 (葛俊俊)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目前仍然有不少瓶颈、难点亟待解决。如何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关键要素之一毫无疑问是人才,即“技术经理人”。
以技术经理人为主的技术转移专业服务人才的匮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最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大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正排队等待转化,“技术经理人”的职业价值越发凸显。
那么,“技术经理人”如何定义,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如何为技术转移转化创造价值?技术经理人职业化体系如何建设?通过对话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答案呼之欲出。
难点:缺乏清晰的技术经理人“画像”
对大部分人而言,科技服务行业是新兴行业,特别是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方面。
“科技服务中介行业是轻资产行业,是智力服务行业,也是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孙凯从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相关行业已有20多年,目前既是知名企业家又是技术经理人,其所在的知识产权公司已有1000多人,分布在技术转移服务链条的各个细分行业。他指出,技术转移转化需要很多复合型或者是互补型的人才协同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成果的转化是把技术变成产品再变成商品的漫长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员介入,在不同的阶段评估投入产出比。”同为技术经理人,赵普从行业共性关键需求出发,认为找到技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从而形成真正的商业价值,是目前技术经理人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所在,能更好更快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那么,技术经理人的画像是什么样的?复合型人才到底怎么复合法?
“由于对画像不清晰,整个职场上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才。”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行业“深水区”的赵普,通过对人物画像不断深化,总结到,技术经理人需要具备的是判断力、整合力和转化力,这也是其对技术经理人能力模型的定义。
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徐荣指出,“技术经理人”一词,意味着首先要懂技术,同时又会做一定的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目标管理等。无论遇到什么成果,什么企业需求,技术经理人都能敏锐感知它的价值,这对技术转移行业来讲是第一步,也是开启这项需求转化的新历程。
随着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行业规范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国内这一群人,如赵普、孙凯等,在技术交易变革的背景之下,走出了一条技术中介服务人才的道路。
重要性:架起技术到产业“死亡之谷”的“桥梁”
“技术经理人不仅是技术转移双方的辅助者,也是技术转移双方的合作者,更是技术转移的推进者和组织者。”“一名成熟的技术经理人是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和技术转移质量和效益的核心关键。”
在第二届世界技术经理人峰会上,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总工程师许栋明明确:高素质的技术经理人,应当是跨学科、跨界式、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从发掘技术成果到推动成果落地,到与市场接轨实现产能化,形成高质量科技创新,与高端技术需求、研发需求的良性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人员的技术评价与筛选,知识产权运营、商业化咨询等专业服务能力。
这一系列部署均加速了技术经理人在技术要素市场配置和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业内人士甚至将“技术经理人”誉为架起技术到产业“死亡之谷”的“桥梁”。
举措:推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的事业也是需要呼唤创新的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指出,“十三五”期间,上海技术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比“十二五”期间加快了三部多。不少高校科研院所,尤其在“科改25条”发布之后,一年的转化成果就是以往五年甚至十年的总和。
成果转化很难!成果转化仍然有不少的瓶颈、难点亟待解决。鉴于科技成果转化门槛较高,当下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依然迫在眉睫。
面对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最大制约,上海首次将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到上海市技术带头人的人才计划中、首次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类的紧缺人才开放目录,并且大力度推进专业化梯度化本土化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培训和实训的体系。
为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满足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已经加入到技术转移行业。2020年11月,上海15名同济大学MBA优秀学生成为了第一批技术转移方面的专业学生。同年12月,“科创中国·技术交易券商培育与赋能计划”全国巡回培训研讨班于北京正式首发启动,初衷就是打造一支懂科技、会交流、善服务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今年5月2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了加快构建“大纲、基地、教材、师资”四位一体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壮大我国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目前,全国已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36家,初步形成了全国布局。
5月31日,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与欧洲最大技术转移机构德国斯泰恩拜斯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联合打造中国总部、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利用斯泰恩拜斯全球的创新网络和资源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合作。
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科技转移转化队伍,技术经理人赵普认为,这正证明了当年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初心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