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5月30日电 (龚莎)5月3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喜迎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暨“强基层 提能力 促发展”奉贤现场推进会在奉贤区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奉贤区卫生健康委承办。
活动现场,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三大类实事项目,助力奉贤卫生健康新高地建设。在优势高峰学科建设方面,围绕妇幼健康、儿童骨病诊治、耳鼻喉科,以及儿科呼吸哮喘、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病等开展。发布公益慈善助医项目,并启动健康惠民奉贤行”系列义诊和健康科普项目等两项公益慈善和健康惠民举措。此外,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奉贤)、上海校园健康管理中心奉贤区示范点及宫内儿科诊治中心等揭牌仪式同期举行。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奉城医院的百名医生义诊团队分为主会场及多个分会场,在奉贤开展义诊活动。
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本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奉贤新城站活动,围绕奉贤人民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问题,聚焦妇幼健康,整合多家市级医院优势学科资源,通过创新医联体建设模式、多学科发展、多健康中心等方式,将奉贤新城打造成妇幼健康新高地。
雏形初现:妇幼卫生新蓝图,奉贤医疗资源再升级
“五个新城”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四五”优化市域空间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
奉贤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袁泉表示,奉贤当前正抢抓新片区和新城建设两大历史机遇,在新城建设处于大发展、大突破的关键阶段,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奉贤新城实现“功能完备”的基本条件,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
接下来,奉贤将在市卫健委的关心指导下,加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市六医院、市九医院、新华医院、国妇婴、儿科医院等加强合作,加快提升奉贤区内医院的综合服务效能。
优质妇幼医疗资源的入驻尤为瞩目。“十四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携手奉贤区将共建“妇女儿童健康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的新华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将落户奉贤新城。
作为上海市“三级专科医院+区域”合作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奉贤加强妇幼卫生资源配置,为打造妇幼健康高地迈出重要一步。其中,国妇婴奉贤院区计划于2022年开院运行,新院区将与徐汇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一体化运营,预计开放床位500张,这将有效缓解周边市民尤其是妇幼看病问题。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配套建设项目,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根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功能定位,着力于提升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和示范引领,将联动邻近的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奉贤院区,构建国际一流的“胎儿-围产医学学科体系”,侧重新生儿、出生缺陷、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实体肿瘤四个方向和临床研究与转化中心的建设。
医疗卫生尤其是妇幼健康服务能级的提升,有利于奉贤新城从“五个新城”中脱颖而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工作生活在新城的人们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
未来可期:迎来首家三甲综合医院,打造一流妇儿健康高地
4月27日,新华医院奉贤院区项目建议书正式获得市发改委批复,明确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医疗综合楼及配套设施,设置床位600张,预计将在年内开工建设,2024年12月竣工验收。
新华医院介绍,从杨浦到奉贤,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医院到奉贤新城落地的第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新华人”将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服务群众,加速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将建设成为区域内高难度复杂疑难疾病诊治中心、高水平卓越医学人才培训中心、高精尖生物医药研发承载中心。一期建设将重点布局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含内镜)、呼吸内科等,强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学科设置,兼顾眼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和妇儿学科等专科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内专科水平及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凸显疑难危重和罕见病诊治特色,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来自新华的独特贡献。
当天揭晓的上海交大医学院“一流妇女儿童健康高地建设”项目将有效整合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和奉贤区卫健委的品牌项目,围绕数字化医防融合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人才学科建设、智慧卫生管理,提升公共卫生科研能力、社区群众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教授表示,奉贤新城作为新兴发展的城区,整体人口年轻,每年大量新生儿出生,妇女儿童健康需求逐年提升,交大医学院携手奉贤区共建“一流妇女儿童健康中心”正逢其时。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奉城医院的百名医生义诊团队在奉贤开展大型义诊。
上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章雄强调,开局“十四五”,奋进正当时,立足新发展阶段,市卫生健康委将加快推动“五个新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力打造更加健全、更有品质、更为便利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医防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期盼。与此同时,聚焦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市卫健委将持续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能级水平提升,努力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