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总量增长平稳,十年增长185万人,劳动力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上海人口数据显示哪些新特征新趋势

2021年05月19日09:02  来源:上观新闻
 

昨天发布的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以下简称“七人普”),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0895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301919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1699人,增长8.0%,平均每年增加18517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高于全国0.27个百分点。

人口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市情,人口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反映。过去十年,上海的人口变化显示出哪些新特征和新趋势?同时又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过去十年,上海依旧是一个扩张的城市,并且扩张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人口在空间结构内的动态变化,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大城市病”得到进一步缓解。

七人普数据显示,浦东、闵行、宝山、松江、嘉定的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排名前五,与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一致,而青浦取代杨浦,成为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区。过去十年,嘉定、松江、青浦、宝山、浦东、金山、闵行、奉贤、徐汇、长宁十个区常住人口增长;黄浦、普陀、杨浦、崇明、静安、虹口六个区常住人口下降。

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郊区常住人口增加的情况已经持续较长时间。自第五次人口普查起,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开始持续减少。五人普、六人普和七人普公布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分别为42.24%、30.3%和26.87%。

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说明上海的人口空间分布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七人普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092人,浦东新区和郊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06人,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人口密度比为7.68∶1。而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人口密度比为9.11∶1。

过去十年,上海市积极统筹推进人口与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协调发展的各项政策。从七人普上海分区数据看,相关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上海人口分布更合理,空间结构更为优化,城乡发展更为均衡。

市人普办表示,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功能布局,塑造市域空间新格局”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总趋势。

老龄化程度高与历史变化相关

除了各区人口变化,在上海七人普数据中,性别比和老龄人口占比偏高的变化趋势也引人关注。

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875211人,占51.8%;女性人口为11995684人,占48.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六人普的106.19上升为107.33。

市人普办分析,上海常住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由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本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数近1048万,占比达42.1%。从2019年的抽样调查情况看,外来常住人口来沪经商、务工的比例为75.1%,其中男性比例较高,因此拉高了整个上海的性别比。

六人普阶段,上海老龄化问题就较为突出,本次七人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六人普相比,七人普调查结果中,上海0至14岁人口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15至59岁人口比重下降9.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6.2个百分点。

市人普办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与上海城市人口发展的历史变化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上海进入人口出生高峰期。数据显示,1951年至1960年,上海累计出生人口为272万人,峰值为1954年。这一阶段,上海出生人口总量大且集中,近十年来集体步入老年,是现阶段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举措。“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推进老有所为。此次人口普查数据,也将为未来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

劳动力人口素质提高带来新机遇

上海人口的老龄化为城市建设带来挑战,但劳动力人口素质的上升也为上海“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十年间,上海常住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上海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842万人,比十年前增加338万人,增幅达67.1%,量速齐增。

——上海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1年,比2010年提高1.08年,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在各省市中排名第三。

——劳动年龄段人口大学以上比例显著提升。数据显示,16至59岁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达46.4%,比2010年提高20.2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年,提高1.4年。

——上海每10万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为全国最高。

市人普办分析,十年来,上海常住人口素质提高由多因素共同影响。首先,上海常住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受更高教育的渠道更加多元,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上海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海产业经济发展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依赖显著下降,人口流动的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在发生着改变。

此外,上海还具有城市区位优势、城市功能优势和城市治理优势。在区位优势中,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有利于人口聚焦。

在城市功能优势中,上海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随着“五个中心”建设、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相关工作的推进,将吸引各类人才集聚。

在城市治理优势中,上海具有较高的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对各类人才,尤其是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高。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整体城市公共服务的优势得到体现,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幅增强。

因此,未来上海仍然具备依靠人才红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