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中国品牌日,细品两个品牌的一上一下

巨云鹏

2021年05月17日10:1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刚刚过去的一周,借着全国消费促进月的东风,长三角各地各类展会活动此起彼伏,热气腾腾,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

在上海展览中心,2.5万平方米的场地里,19个主题展区展示近年来中央企业的品牌力量,37个主题展区展示各地推进品牌建设的成效,让人目不暇接。展会上各大品牌的高调出场,源于充足的底气——2020年,我国有13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位居世界首位。

从历史上看,“品牌”这个词汇在我国广泛传播与被接受的时间并不长。1989年7月的《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广告的“品牌形象法”》的文章还试图向大众科普品牌的概念:“有些厂商想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分开来,产品的标志——品牌就出现了。所谓品牌就是指每一商品的名称、包装、价格、质地、色彩、广告形式等组成的商品个性。”

从国民对品牌的陌生,到今天中国品牌在世界上获得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前后不过30多年,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剧变。如今,消费者购物,首先看品牌;生产者经营,首先要打造品牌。包含“质量、审美、风格”等多种内涵的“品牌”,成为消费者和商品生产者的共同追求,映照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品牌有了更重要的作用与更高的要求。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认为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意见》,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迄今已进行到第五年。

国家对品牌的重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对于企业来说,能否从一个普通商标成长为一个知名品牌,关键还是要看自身能否踏实发展,市场是否真正认可。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便捷,依靠营销、宣传,短时间内不知名企业就能“一炮而红”,带来许多走向歧路的诱惑。

5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一起合同诈骗案,曾经一度较为知名的某奶茶品牌雇人虚假排队,骗取投资者加盟,涉案金额高达7亿余元。最终,90余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品牌代言人微博致歉——没有合规经营与扎实品质,“虚假繁荣”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从国家层面看,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有利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品牌经济,是要全面改善影响品牌发展的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和环境等要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商品经济、贸易往来发达的长三角,向来善于运用品牌价值推动发展。行走上海南京路、杭州西湖畔、南京夫子庙……各类老字号均在推陈出新,自我革命。特别是在上海,品牌的价值已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商品,而是提升到整个城市,成为推动发展的一项战略。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业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

也是在这一周,上海金融法院宣判了一起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案件,“老八股”之一的飞乐音响,因在证券市场上虚假陈述被投资者起诉,315名投资者作为原告胜诉,飞乐音响被判赔偿1.23亿元,且接下来仍有可能遭到其他投资者起诉维权。

上市30多年后,飞乐音响以这样不光彩的方式再次见诸媒体,令人唏嘘。这个曾经的资本市场“弄潮儿”,以亲身经历给各大企业上了一课:品牌的建构需几十年沉淀积累,“神话”破灭,却只需一日之功。

当然,从另外一个维度上看,这个案件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后普通代表人诉讼的首次全面实践,上海金融法院的判决开了先例,也获得了各界多方认可,为“上海金融审判”的品牌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两个“品牌”的一上一下,像是一种巧合,却也代表了一种鲜明的价值取向:致力于为民服务者,方得品牌价值。反之,则必被唾弃。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