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数字化重在以人为本,谨防指尖乱象

巨云鹏

2021年05月10日08:5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一周,随着一场生活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的举行,“数字化”再次成为沪上热词。就医,实现医疗付费一部手机走医院,门诊就诊平均等待时间大幅缩短;出行,智慧公交车、出租车、公交电子到站系统给予市民更大方便,带来不少惊喜。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的链接,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线上消费、居家办公、线上教育,数字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在国家层面,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问题出发深化改革,更有效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经济迈向新阶段。

市场的不断探索,政府的积极引导,让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数字化转型有了强劲动力,各类业态层出不穷,应用场景不断生发,也引发了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

《解放日报》头版:“根本上是为了人,关键要有体验度”

在上海,对于生活的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根本上是为了人,关键要有体验度”。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要加快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数字化应用,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成效。

总结起来,是四个字“以人为本”,这也给未来发展定下了明确的方向:数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数字化是方法而非结果,数字化变革的目标是精准对接市民需求和服务资源,提升民生服务的精准性、充分性和均衡性。

从过往的技术应用过程看,这样的要求颇有前瞻性。

随着近10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模式不断刷新,一部手机,就餐、出行、娱乐……样样皆便利,在政务服务领域,不少工作也移师线上,建工作群、开公众号、建APP成为许多部门、单位标配。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也有不少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对于那些用处不大、花钱不少,还增加了额外工作的所谓“线上转型”,究其根本,就在于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未能从工作人员与受众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城市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来说,当有警醒意义。

而在市场上,数字化的巨大效用愈发惹眼,但质疑与争议常伴。手机里的各项应用,越来越“聪明”,通过对内容数据追踪分析,不断更新完善“投用户之所好”,希望把用户的时间“粘”在自己这里。最明显的是在娱乐综艺领域,商业利益对流量的需求、鼓励和争抢,诱导不少青少年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和话题,耗费大量时间沉醉在一方小屏上“打榜”“做数据”。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从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打榜”倒牛奶事件中谈到,一些组织群体为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造成这些青少年在网上谩骂、互撕,包括人肉搜索、造谣攻击、不当消费,这其中既涉及到粉丝的无底线追星,也涉及平台的纵容以及商家的不良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将综合施策,力争治本治源。

事实上,对网络环境的重视绝非小题大做,当代生活“线上”“线下”已不可分,网络环境一旦混乱恶化,负面影响恐不可估量。今年3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星援”APP开发者的判决书,这是一个可以自动转发微博博文的软件,通过创造虚假数据,被告人获利600余万,也因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5年。

无论是“倒牛奶”还是刷“假数据”,从社会对这些举动的口诛笔伐中可以看出,网络生活,人们追求的仍然是真善美,期待的依旧是真诚、理性;也可以看出,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愈发健全,网上“制假”成本或将越来越高。“线上”“线下”都应可知可感,脚踏实地。

如今,数字化的发展正愈发深入广泛,用数据与技术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时,人们不应忘记:以人为本,方能致远。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