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正式施行 多家银行调整代收业务

2021年04月27日17:25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多家银行调整代收业务

晨报记者 赵智妍

央行于去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在本月正式施行。为响应新规,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就规范代收业务发布相关优化公告,表示客户需根据要求及时完善代收协议签约。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新规施行将让代收业务有更清朗的环境。

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升级代收业务

去年10月,为规范代收业务,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界定了代收业务,明确业务各方的责任,并指定了代收业务的适用范围场景。央行表示,《通知》自发布之日起6个月后施行。

如今新规实施在即,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就规范代收业务发布了相关公告。

交通银行发布的《交通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公告》显示,自2021年4月17日起,交行将统一按照规范要求向用户提供代收代扣服务。包括通过交易渠道提醒、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发生的代扣信息,并根据客户的签约信息提示客户通过交行或收款方渠道补充完善客户的代扣协议。如未按期更新,将会影响后续交易。

招商银行则重点对信用卡的代收业务进行调整,该行公告显示,自2021年4月20日起,信用卡持卡人,在使用招行信用卡作为付款账户进行代收业务付款时,需事先或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与招行、代收机构、商户之间签订代收业务协议。如未能及时完成代收协议签约,信用卡代收付款将会失败。

平安银行也对借记卡代收业务服务进行了升级。用户使用平安银行借记卡新签约代收业务,将会收到平安银行发送的手机OTP验证码,验证通过后方可签约。后续可通过平安口袋银行、电话银行查询或解约。

中信银行此前也在3月发布公告称,根据新规要求,中信银行将对办理代收服务(涉及费用缴纳、公益捐款、账户充值、信用卡还款等)的客户,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协议约定提供代收服务及发送办理业务通知。

代收业务不规范导致消费者金融损失

这次银行集中发布调整公告不是偶然。近年来,代收业务发展迅猛,提高民众生活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隐患。前期由于业务开展不规范导致的资金损失事件频频出现。

代收业务,是指经付款人同意,收款人委托代收机构按照约定的频率、额度等条件,从付款人开户机构扣划付款人账户资金给收款人,且付款人开户机构不再与付款人逐笔进行交易确认的支付业务。代收业务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水、电、煤、燃气、供暖、废弃物处理费用、物业费等费用签订协议后从银行账户自动进行扣费。还有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签订自动还款协议后,银行每月从持卡人指定的账户转资金偿还信用卡。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其他需付款人对交易逐笔确认的支付业务而言,代收交易验证强度较弱,易造成付款人的资金风险。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代收业务存在着对收款人的真实性审核不严,使黑灰产业得以通过代收业务便捷盗取客户资金,风险案例显示,对代收业务授权管理不到位是代收业务比较突出的风险隐患,很多情形下仅需收付款人签订代收业务协议,收款人即可发起代收业务指令扣划付款人资金,整个流程中付款人与其开户机构没有交互。

新规让代收业务更好发挥作用

如今代收业务新规落地,可以很好抑制代收场景中乱扣费的现象,更好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有利于代收业务真正发挥便民的作用。

《通知》强调付款人授权是代收业务的核心。明确了两种授权方式,一个是“两两授权”,是目前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授权方式,适用小额便民业务。另一种则是“三方协议”,即付款人、付款人开户机构及收款人三方同时签订协议,在“三方协议”授权模式下,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账户余额自动购买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相关业务,在满足“三方协议” 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开展。这协议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保障客户体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代收业务规范开展,有助机构防范潜在风险,同时新规对代收业务各个环节进行明确规范,避免未经客户允许开展代收业务,加强收款人真实信息审核、识别等,最大限度降低诈骗等违法行为,以及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等,强化了客户合法权益保护。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