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跑了6家图书馆,在库藏书为何借不到?借书送上门行不行?

2021年04月25日14:15  来源:上观新闻
 

打通图书借阅“最后一公里”,上海的图书馆要根据区域内的人口特征,形成“一区一方案”。

近日,《2020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发布。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的日均阅读超102分钟,超65%调查者称疫情焦虑因阅读而缓解。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从市民服务热线12345了解市民对阅读方面的意见建议,发现持续的疫情改变了人与人的社交距离,越来越多市民倾向于“无接触”式借阅体验,认为传统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已经无法契合年轻人的借阅习惯。那么,上海的图书馆应该如何迭代升级,适应当下人们工作生活情境呢?

市民声音——

一天去了6个图书馆,在库图书借不到

2011年起,上海图书馆便开始推行包括总馆在内的、所有区县图书馆乃至全市所有街道图书馆(中心)书籍的借还书服务,即“通借通还”服务。但在使用这项便民服务时,不少市民发现配套的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改善空间。

今年3月20日,市民王先生在上海图书馆网站上查询一本2016年出版的《孤独星球》系列中关于江西省的旅游书籍。在库结果显示,上海图书馆已无馆藏,而静安、长宁、虹口的一些图书馆还有。于是,他先跑到新闸路静安区图书馆总馆,但在馆内的系统里未找到该书。他又跑到闻喜路的静安区图书馆分馆,询问工作人员得知没有,可能是图书馆经过搬迁,一些编号的书籍存在丢失,而系统还未更新。不甘心的王先生又前往长宁区华阳街道图书馆,抵达后发现在闭馆装修,“为啥网站没备注,害得自己白跑一趟!”随后他又前往宝山大场镇图书馆、虹口区北外滩图书馆,该书依然都不在馆内。最后他还去了静安大宁街道图书馆,但因需要提前一天预约遂放弃。

跑了一天,去了6个图书馆,王先生最终无功而返。他无奈地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图书馆工作人员仅答复他,要以书籍的在馆情况为准。王先生认为上海图书馆网站与各分馆之间的馆藏流通信息准确度上要改进。

电子读书证应用有限

市民黄先生则发现了电子读书证在基层图书馆的应用问题。他说,他已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将实体的读书证转为了电子读者证绑定在微信上,因此出门习惯不带卡证。一次,他在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还书,将电子读书证二维码置于社区自助还书设备上一扫,查到了还书的结果,但若要进一步查看自己有哪些书还未还时,需要出示实体的读者证才能查询,“现在实体卡电子化是趋势,还强调只能实体卡查询有点不便。”

记者随机走访了徐汇区的斜土街道图书馆和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图书馆。凉城新村街道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缺少设备支持,要想借还书籍,读者还需持实体证件在柜台办理。据该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大部分街道图书馆因为缺少设备暂时无法办理电子借阅服务,“要用电子读者证借书的话,得去区级图书馆才行”。

斜土街道图书馆在服务咨询台旁,放置着一台自助借还系统设备。每天下午都会有很多老人来这里看报纸,他们大多表示,平日里只是在图书馆内阅览书籍,并不外借,所以也不会使用到电子借阅设备。4名读者中仅有1位老人了解“通借通还”服务,但也未启用过电子读书证。

远郊居民借阅需求无法满足

在上海一些远郊地区,市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也有一些期待。宋女士住在一个有十几万人口的大型社区,离她家最近的一个社区图书馆空间小,多是旧书,而她从事汽车技术类工作,对前沿书籍需求量很大,一般选择去大型图书馆借阅。但“还书时拎一大堆,真的太重了,要是社区内就有自助借还书的设备就好了。”

宋女士的想法与市民张佳不谋而合。张佳是嘉定区一名公务员,平日习惯到社区图书馆逛逛。去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图书馆都处于闭馆或需预约进出,为此颇感不便。他转念一想,“人不一定要进图书馆,书出来就行呀!”在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原来江苏的“嘉图借书”软件就提供了“网上借书网下送”的服务,在当地很出名,已经成为大家借阅书籍的首选模式。

张佳认为,上海也应当开发借书如同网购一样的平台,让全市各市级、区级、街镇图书馆(室)共同参与,方便市民在线借阅,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此外,在运营中,也可考虑在地铁站、商业综合体等高人流量区域设立自助取、还书柜,即网上选好借阅的图书,配送到最近或经常经过的“柜子”中,读者可以上下班途中在地铁站取书、还书。今年3月8日,张佳还向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提交了相关建议。

图书馆答复——

近日,记者就市民提出的上述问题联系了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对市民建议的“网上借书网下送”给予了答复:称自2016年起,上海图书馆牵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和市、区两级成员馆,深入分析了境内外大都市公共图书馆预约借书的业务模式,最终将O2O模式应用于图书馆服务。

2016年至2017年,徐汇区图书馆、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杨浦区图书馆、静安区图书馆均先后开展试点工作。其中杨浦区图书馆推出的“书界”与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推出的“易悦读”图书网借平台,基于支付宝芝麻信用开展了“免办证、免押金、线上借、送上门”的借书服务。从一些区级图书馆试点效果来看,确实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读者在支付宝平台搜索“网上借阅”小程序也可以体验选择寄送至“自助柜”或“送书上门”服务。在选择送书上门后,填写寄送地址,按照距离和书本数目计算,由读者承担往返运费。目前,自助柜覆盖到杨浦区和闵行区的一些商场、办公园区等点位近50个。图书快递上门服务已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借阅册次数居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前列。

提供网借服务的图书馆为此建立一个专门的书库,图书量维持在数万册左右。根据读者需求定期更新上架,流通较差的图书则定期下架,始终呈现的是比较热门的书籍。

未来,上海图书馆将探索通过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更新迭代,在最大程度上支撑本市公共图书馆文献流通业务的创新发展,打造一站式网借服务平台,集成整合本市各图书馆的网借资源,鼓励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该平台开展网上借阅。

至于为何在库藏书借不到?据业内人士介绍,图书借阅过程中,一般来说读者能借得到的书与能查得到书的比例维持在60%。很多书由于处于流通中,加上一些图书被错放,很难实现查到有书就能马上让工作人员找到并提供借阅。而且上海实现了各级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定程度延长了流通周期。一本A馆的书若在B图书馆返还,从B返还A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流通状态未更新、放错位置甚至丢失的情况。此外,一些书籍有在架年限的要求,到年限就要被下架,这个数据若未及时处理、做得不规范,就可能存在库存显示错误。由此,才会出现读者反馈的无法借到在库藏书的情况。

在2021年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上,上海提出推动街镇图书馆、社区(居村)阅览室、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基层阅读空间与综合性公共服务场所联动发展,资源共享、活动共通。但要打通图书借阅“最后一公里”,上海图书馆未来应联合各区图书馆,要根据区域内的人口特征,形成“一区一方案”,整合城市书房、网借送书上门就近取书、24小时自助借阅设备、汽车图书流动服务等等资源,不断完善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和激发全民阅读。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