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4月24日电 近日,以“碳中和与社会技术转型背景下的知识服务经济”为主题的“USTL科技·城市·人文沙龙”第二期举行。邀请来自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碳中和对各界的辐射影响,创造新对话,新机遇,新灵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能源交通领域专家、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唐忆文表示,碳中和带来新机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本次活动用开放创新的形式,向各界公众提供了一个互通共融的讨论空间,是推动碳中和各界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积极行动。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包存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规划路径与政策合力进行了相关分享。他表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多元协同。
东华大学副教授蔡一啸教授就自身的研究领域与大家一同探讨了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的城市发展新机遇与挑战。他表示,氢能的发展是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助力碳中和的关键,根据预计,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将近千亿,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国产化规模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商业化推广模式形成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将是重点工作。
曼彻斯特大学规划与环境管理博士、USTL城市科技实验室执行主任孙冰认为,运用多层级城市气候治理框架与互联网生态思维并行,将成为智慧低碳时代城市治理的可行方案。
除了专家分享,沙龙和通过圆桌讨论形式,解答了各类热点问题。据悉,本次论坛由USTL城市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联合复旦大学城市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举办。USTL城市科技实验室成立目标在于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可量化目标,实验室将通过实验治理、技术支持、数据分享、干货共享等形式,赋能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