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保护公民隐私,彰显治理能力

巨云鹏

2021年04月12日10:0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4月10日,马斯克告诉世界,他旗下的研究团队在大脑控制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应用脑机接口技术,一只猴子用意念玩电子乒乓游戏。据称,这一技术的远期目标是让瘫痪的人可通过意念使用手机。

如果这只猴子变成你我,如果意念也会互置,真的只会有益无害?

一日千里的AI时代,哪怕短短一周,世界都大不一样了。好在,人类也在努力用法律约束技术的滥用。

在长三角,备受关注的相关事件,还有“人脸识别第一案”。4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原告郭兵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合同纠纷作出终审判决,判令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删除当事人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纹信息,并赔偿相应损失。

案件的关键争议是:野生动物世界擅自把入园方式由指纹识别变更为人脸识别,并将当事人此前配合指纹年卡使用留下的照片用于人脸识别。法院认为,利用收集的照片扩大信息处理范围,存在侵害当事人面部特征信息之人格利益的可能与危险。

一件赔偿金额仅千余元的案件,涉及的是互联网时代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何厘清个人信息保护与技术便利的边界?

人脸识别技术诞生以来,争议一直存在。凡购物支付、访客识别、人员验证,“刷脸”确实太方便;而“逃犯看演唱会被抓”等案例,也印证了其“神探”特质。

然而,人脸、指纹皆是无法改变的生物识别信息,也是个人信息的“最后防线”,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对个人财产安全、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安全带来的危害难以预估。

互联网深度介入社会生活,大数据技术愈成熟,人的社会属性也愈发数据化,家庭住址、饭菜口味、衣着偏爱、言谈喜好……统统可以被归纳整理、用来“画像”、精准推送。在数据的汪洋大海中,个人隐私很容易被赤裸裸地暴露,令人生忧,每有过度收集或不当使用个人信息的事件发生,便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

当然,数据的归纳应用,对社会进步大有意义。在大数据基础上,生发了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疗、交通、安全等各个领域,为人类造福。数据应用大趋势势不可当,一大考验在于如何厘清边界,如何界定公共数据、企业信息、个人隐私,尤其收集和使用权限需要有明确、清晰的认定。

“人脸识别第一案”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意识到,平衡好个人信息保护和技术便利,关键在法律法规的建构与实施,用“法”廓清信息流动边界,用“法”公正裁判争议案件,让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更加规范和安全。眼下,我国正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此前的征求意见草案中,对个人信息处理多处强调个人的知情权与同意,对第三方使用个人信息的权限均作详细规范,透露出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方向,值得期待。

在日常社会治理与企业发展中,保护个人信息也应当成为共识。掌握大量用户信息的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明确的必要范围搜集个人信息,保障用户使用功能,否则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有关政府部门,在利用数据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个人隐私,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权限、方式、过程要有法律依据,也要与公众充分沟通,听取意见建议,严格依法进行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得到最广泛的公众支持,让相应举措行稳致远。

今年年初,面对偶发疫情,上海发布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倍受舆论好评——以“最小够用”原则进行信息披露,充分尊重和保护了公民隐私权,体现人文关怀,也彰显了治理能力。

数据的广泛应用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值得探究。眼下,“数据金矿”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共性需求的显示度越来越高,与“流量”有关的网络平台,大数据引流成为常态,依靠数据支持,“爆款”“网红”此起彼伏被制造出来,又会转瞬即逝。长久受到欢迎的,往往是某个领域的“单项冠军”。因为人们知道,世界的美妙在于个性和差异,个性化创造,往往具有更丰盈的生命力。

事实上,政府治理亦要警惕被大数据“蒙住双眼”。复杂、多元的社会发展中,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亦有局限,掌握数据、依靠数据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个体诉求和“数据盲区”,智慧地把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将宏观共性决策与微观精细治理结合,不能让冰冷的数据代替走一线、下基层。直抵人心,方得善治。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将越来越重要,用好个人信息,前提在保护。只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才能更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让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元,生机勃勃。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