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鲜春菜不隔夜 清晨采摘下午送到家

2021年04月12日09:14  来源:新闻晨报
 

在这个春天,上海青浦区的弘阳农庄里,900多亩地里的绿叶菜茂盛地生长着。

大棚外雨水稀疏,大棚内却干燥温暖,一株株青菜、生菜、鸡毛菜在舒展着叶瓣,用力长高、长壮……春天是它们最适应的季节之一,大地回暖,而植物似乎也能感应到某种生长的指令。

在过去,这些绿叶菜进入上海的商超、农贸市场,至少需要隔天,而如今,搭上了生鲜平台的顺风车,它们清晨被农民阿姨从地头上采摘下来,当天下午就能进入网上平台销售。人们下单购买,30分钟就可送到家汰烧上桌。

如今上海人春天吃菜,更新鲜、更方便、更多选择。

本地春菜上桌更快

过去,市民小余家里是父母下班后去一趟菜场,再把菜带回家烧。

如今,小余成了家有了孩子,每天下班前在办公室里先在手机上下单,等到了家,菜也已经送到了,直接可以做晚饭。

“虽然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蔬菜,但春天的应季蔬菜总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总好像更新鲜,更有春天的感觉。”傍晚六点半,小余家中的晚饭做好,鸡毛菜蛋花汤和蔬菜沙拉两道“绿意盎然”的菜上桌,一家人吃了都喜欢。而这两道菜里的鸡毛菜、生菜,清晨时才刚离开田间。

在弘阳农庄里,一个个大棚里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根据前一天在叮咚买菜上收到的订单,第二天清晨到地里按需采摘。农场端不必做太多的预处理,用车子送到叮咚买菜松江、浦东、昆山的多个大仓。”弘阳杜村基地负责人张陈文介绍。

到了大仓,叮咚买菜根据自有的一套验收标准进行品质检控,随即入库被送到各前置仓,全程冷链。不到12小时,这些离开了田间的蔬菜就已经可供市民购买了。

而在过去,当天收的菜会在下午或晚上七八点送到商超的仓库,后半夜分货到各家门店,第二天清晨再上架卖。

上海人吃春菜更新鲜

和漫长的冬天里蔬菜需要更久的生长周期相比,生机勃勃的春天让蔬菜的长速变快。

每种蔬菜在被种下之前,在基地的苗棚大棚育苗,再移栽到各个大棚里。“过去露天种的菜直接面对风霜雨雪,现在我们的菜要预包装才能上市,所以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干燥,这样才方便后续的包装和保鲜处理。”

春天里,大多数绿叶菜的生长周期仅需三四十天,部分菜需要的时间更短,比如韭菜20来天割一刀,草头更快。而且与气温过高需要抢收、需要预冷处理的夏季不同,几乎全天都适合采收。

有趣的是,上海人对绿叶菜的执着在全国可能都名列前茅。

“说起绿叶菜,就是江浙沪。”张陈文介绍,“北方吃青菜比较少,华南比如广东爱吃菜心、芥蓝,他们管青菜叫上海青。在农业部的分类里,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等等都叫普通白菜,但上海就能分出几十种绿叶菜来。”

种植生产从源头管控

更快抵达上海人舌尖的春菜,更新鲜的口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管理。

而部分品种的绿叶菜,春天生长速度极快,一旦抽薹开花,菜叶很快变老,迟收个三五天基本就没用了。过去,农场更多地是基于经验来估摸种植,如果预估的种植数量和得到的订单量无法匹配,就很容易出现春菜超过收割期后,荒废在菜地里的情况。而现在,大数据帮助农场可以按照更为精确的订单预估模型来进行生产。

顾客们在一种绿叶菜的购买评论中提到,想要更嫩一些的这款菜。这些意见会反馈到农场,那么农场这段时间在采收这种菜时,就不会等它们长到最大颗、分量最沉重而口感相对偏老时再采摘,而是趁它们最水嫩的时间抢收相对小颗的来保证口感。

从源头把控也体现在农药的使用上。“农业部有一个低毒低残农药的推荐目录,里面有77种农药,其中含20多种绿色生物农药。”张陈文说,这个农场主要使用的就是生物农药,每批次菜在采收前都会在农场里做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以保障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关标准。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