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鹃山》到《智取威虎山》 年轻人该如何欣赏现代京剧?

2021年04月06日11:15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从《杜鹃山》到《智取威虎山》 年轻人该如何欣赏现代京剧?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的参演剧目,4月17日13:30、4月18日晚19:15,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智取威虎山》将先后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两部戏的台前幕后的故事如何,年轻人该如何欣赏现代京剧?近日,上海京剧院在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举行了一场“我与英雄的对话”《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导赏活动,两剧的主演史依弘、蓝天与观众一同分享演绎经典的心路历程,解读他们心中的英雄。

  史依弘详解《杜鹃山》:样板戏创作“集大成者”

  史依弘第一次排演《杜鹃山》是在20年前,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此次,再次领衔饰演“大女主”柯湘,与杨东虎、胡璇、孙伟、赵宏运、于同辉、鲁荐忠、潘梓健、郭毅、董炳义、李秋明、王建帅等携手演绎《杜鹃山》让史依弘干劲十足。近日,她一直在加班加点排练。

  在导赏会现场,史依弘毫不掩饰自己对《杜鹃山》这部戏的喜爱。在她看来,《杜鹃山》是当年现代戏创作的高峰,是在8个样板戏的经验积累之上的创作,是“集大成者”。“不管是文本、唱词、唱腔还是音乐、舞蹈,包括舞台、舞美、场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史依弘在活动现场

  《杜鹃山》在上世纪70年代首演,主演是杨春霞,电影版上映后,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党代表柯湘家喻户晓,杨春霞的剧照、宣传画挂满了大街小巷,连她那发脚略带弯曲的短发,也被人们追捧模仿,“柯湘头”风靡了一个时代。

  实际上,当时寻找“柯湘”这个“党代表”,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党代表是女的。根据戏的主线,一众男配角的戏要围绕这位党代表来表演。如果这位‘党代表’人不够高或人太瘦,都撑不起台。当时为了选这位‘党代表’就全国选演员,最后选到了杨春霞老师。”史依弘透露,其实杨春霞老师当时人也很瘦,为了让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立得住”,她演柯湘的时候,肩膀、腰部、臀部都是垫起来的。

  而《杜鹃山》的戏剧结构也让史依弘感觉和传统戏很不一样。

  史依弘说,传统戏往往更是一种“角儿”的艺术。比如《贵妃醉酒》,其故事情节其实两三句就可以概括,但这场戏能演50分钟,看的全是“角儿”,听唱腔,看身段,看贵妃“醉态”一层层的递进,“观众看的就是演员的技艺,通过演员的表演来感受戏曲的美和趣味。”而这种就比较“挑演员”,“像梅兰芳先生他唱腔美、身段美,人也美,就是不懂戏的人也愿意留下来听一段。但换个演员就未必能留得住观众。

  《杜鹃山》史依弘排练照

  但现代戏尤其是样板戏,其出发点就不一样,它是要普及给大多数人看的,因此其故事题材以及结构性就和传统戏不一样,更讲究戏剧冲突,在艺术处理上,也做了许多调整。

  “样板戏中没有韵白,念白全是京白,普通话加韵。音乐也加入了西洋乐器,不再仅仅是‘三大件’,乐器丰富了,我们的耳朵也就不再单调。”

  《杜鹃山》的文本也很有“文化”,从话剧《杜鹃山》到京剧样板戏,经历了当时“文化人”的集体改编创作。“其唱词都是押韵的,一句带一句,一句带一句,没有一句词是废话。连毒蛇胆、温其久这样的反面角色,唱词也都是押着韵的。”

  编排的科学性,也让史依弘感受到这部剧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比如,一幕和一幕之间的音乐编排,大幕拉上之后,工作人员要为下一幕布置舞台背景,当时的导演就是在掐着秒表计算迁景所用的时间。“这一遍,50秒,再迁,48秒,再来一遍,50秒……他计算出一个最合适的数字,比如说这一场二幕迁景需要50秒,好,写一段50秒的音乐。它就是这么严谨地排出来的。”

  “当时有些老观众认为样板戏不是京剧,和京剧是两回事。其实并不是两回事,它就是从京剧的根基上来的,只是在用现代的手法去表演。 而且,传统戏的功底越扎实,在这种戏里就会展现得越好。”

  史依弘当年《杜鹃山》剧照

  20年前,史依弘第一次排练《杜鹃山》,如何塑造柯湘这个“大女主”,这个“打仗干活行家里手”,如何表现出她的胆识魄力、飒爽英姿,那种“酷”劲儿,从台步到运嗓,都有讲究。

  “柯湘是一个‘旦角儿’,但她又不是传统戏中的旦角儿,她是指挥得动大男人的‘党代表’,因此,她不光有现代人的做派,还要有‘大女主’的风姿。”当年《杜鹃山》中“田大江”的扮演者高牧坤老师是执行导演,他指导史依弘可以从传统戏中一些“女扮男装”的戏中,体会旦角的台步走法,观察武生、小生的台步怎么走。“旦角是要夹着腿走的,不可以,要压着台步,有分量地走。”在念白上,也并非是用传统青衣的小嗓念白,而是大小嗓结合,大嗓挂着一点小嗓,体现出柯湘果敢、有魄力,“女汉子”的一面。“如果用小嗓子念的话,那是很可笑的,它站不住,不是这个人物。”

  “从内心喜爱这个人物,才能走进她,要与角色有灵魂上的沟通,要有自己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形似。要不然,学得再像,也是空的。一定要带着感情演,才能打动现场观众。”史依弘说。

  “此时,蓝天很疼,但英雄杨子荣不能倒下”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创作于1958年,上海京剧院取材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而成。这部作品历经半个多世纪,反复修改和打磨,最终成为上海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在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

  现如今,英雄人物“杨子荣”也已更新到“第七代”。第六代代表演员之一便是上海京剧院的青年老生——蓝天。即将上演的这一版《智取威虎山》便是由蓝天与徐建忠、杨东虎、李文文、任广平、严庆谷、胡璇、于同辉等共同主演。

  蓝天在活动现场

  而说起蓝天和《智取威虎山》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其幼儿时期。当时只有6岁的蓝天,跟曾是京剧演员的父亲学唱的第一个京剧唱段便是剧中参谋长邵建波的一段《朔风吹》,虽然意思尚不完全明了,但却能把“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一字不落地唱下来。

  进入上海京剧院快两年后,时值26岁的蓝天成为了第六代杨子荣的扮演者之一。“第一代”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老师亲自教戏。

  什么样的演员能演杨子荣?不但形象要好,嗓子要好,还要有武打底子。尤其是,还要有传统戏的底子。蓝天说,当初童祥苓老师教戏时就跟自己说,杨子荣的戏,可以先放一放,从传统戏开始打底子,这样就能在现代戏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活动现场蓝天与观众互动

  每一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情结,少年时的蓝天和弟弟也曾扮过“大侠”。他说,那时候觉得侠肝义胆就是英雄,比如蒙面大侠、劫富济贫什么的。但在排演了《智取威虎山》,在了解了更多的党史之后,像杨子荣、方志敏、雷锋等,他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2017年8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纪念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诞辰100周年,《智取威虎山》在天蟾逸夫舞台热演,在最后一场“会师百鸡宴”的一段开打中,蓝天不慎脚部受伤,然而他咬牙坚持,忍痛演完了全场。甚至在受伤后与座山雕的一段开打,他都尽量想法设法完成了。“心红红似火,志坚坚如钢”,蓝天说,“在这个时候,的确,蓝天很疼,他需要休息。但是英雄杨子荣不能倒下。”演出圆满完成了,直到最后一次谢幕时,蓝天不得不由其他演员搀扶上台,此时才有观众发现他的伤情。

  后来在养伤的过程中,蓝天特意去山东牟平参观了杨子荣纪念馆。蓝天说,自己在纪念馆里待了好久,仔细参观并了解了杨宗贵(杨子荣原名)本人和其家人的照片和事迹,站在杨子荣的大幅油画前,蓝天和杨子荣拍了一张穿越时空的合影。“我想,这也是一种见面、一种沟通,一种心灵上的共振。”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