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车上开起“四史”课堂,穿行高楼大厦间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2021年03月26日11:26  来源:上观新闻
 

100年中国看上海,30年发展看浦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敢闯敢试的浦东可谓是学习“四史”的天然课堂。

“这里就是我们发车的起点——浦东开发陈列馆。外观上看并不起眼,其实大有来头。它是浦东开发办公室旧址,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初心和起点。”从去年10月份开始,每天都有三班精心装扮的“四史巴士”从浦东大道141号出发,途经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上交所、陆家嘴“三件套”等地标建筑,带领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城市发展的速度与魅力。

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行驶在繁华的陆家嘴金融城内,“四史巴士”独特的车身时不时就会引来行人好奇的目光。

车辆整体以红色为主基调,车头处印有“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标志。走入车厢,内部像是温馨的课堂。在驾驶座背后以及车辆中部,巴士运营方金高公交安装了一块显示屏。当车辆沿着既定路线行驶,车内的讲解员时而播放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的历史照片与视频,时而指向窗外的地标性建筑,生动且幽默地向参观者讲述发展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去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我们开始思考,怎么样把这里面的故事讲好。”上海金高公交工会主席施政谈起了开线的缘由,“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变迁再熟悉不过。不如将它作为讲好‘四史’的创新载体,带着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与学习。”

坐在车内,穿行于高楼大厦间,边参加、边聆听、边互动,这样接地气的视角,沉浸感满满。

当车子行驶在银城路上,显示屏上出现了道路今昔对比图。“这条银行聚集的道路曾经叫‘烂泥渡路’,一下雨就水漫金山,浦东人曾经戏言‘走过烂泥渡路,行人没有好衣裤’。”讲解员顾莉娜介绍,从过去的危棚简屋到如今的高楼林立,浦东的GDP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3万多亿元,增幅超过210余倍。

经过东方明珠时,她不失时机地说起了建设的曲折历程:“东方明珠主要的建设资金,原本打算用加拿大政府提供的4000万美元贷款。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加拿大撤资了,项目因此搁置。直到1991年,上海首次采用银团贷款的模式,重新启动东方明珠的建设。这种模式的创新作用和示范意义甚至超过了项目本身,此后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浦东国际机场等采用这种模式筹措资金。”

一路走来,参观者们颇有感触。“这是‘四史’教育中的一次创新,也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这里面很多建筑,都是我们亲眼见证建造起来的。”“浦东的每一条马路、每一栋楼,都有我们建设者的身影在里面。”

互动式学习体验

开好“四史巴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挖掘生动的故事,巴士课堂团队耗时半年多,翻阅数十万字的文字资料,打磨出30多个浦东故事、100多页的图文解说,以及1万多字的文稿,以期讲述好浦东从阡陌纵横到高楼林立的历史进程。

背诵文稿需投入时间与精力,还要练习怎么把PPT上的内容自然地串联起来。对于讲解员来说,如何踩准每一个点位,特别在遭遇堵车的情况下,考验着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他们与驾驶员师傅达成了独有的默契。后者会根据讲解的实际情况,调整行车的速度,彼此打好配合。

“更具挑战的是,根据参观的对象进行调整,抛出相应的话题或者小故事。”90后讲解员郭宇杰说,“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参观者,提问的风格与角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提前了解他们的工作特性,做好前期准备。对于我们来说,现场互动也是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公交行业本身是城市变迁的一部分。如今,我们虽处在较为稳定的阶段,但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两个字永远不能丢。”施政告诉记者,这次开通的巴士,主线是学习“四史”,辅线是业务探索。在城市观光旅游上,作为城市见证者的公交,是否有可为之处,来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该线路已经完成300余个班次的运营,超5000人次参与体验学习。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开始,“四史巴士”将重新规划线路,串联起中共一大会址等重要地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责编:沐一帆、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