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这家普陀人竟把家里钥匙交给个“外人”……

2021年03月17日16:42  
 

春雨绵绵,春寒料峭,家政服务员王桂华与平日一样,一早就来到杨伯伯的家中帮老人拖地板、擦擦窗、清理油烟机……“杨伯伯,今天早饭吃了吗?药都吃好了吗?”一边做着家务,王桂华还一边关心老人的日常,与他闲话家常。

王桂华一早就到老人家帮着整理房间

“我们工作要求一般是一周一次,到固定的几户家庭中,为他们做一些家政服务。我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去我做的那几家看看,就像去哥哥姐姐家一样的。”今年是王桂华为这些家庭服务的第13个年头,她把这些家庭都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用细心和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天空。

2008年,48岁的王桂华跟着丈夫来到上海。在农村老家种过田、卖过服装,那时放下了老家的一切,王桂华想着在上海找一份工作,开始新生活。“没啥要求,我是农村出来的,吃得起苦。”王桂华告诉记者,当时她一边到居委,请居委帮忙留意,一边自己也在外面努力寻找。没几天,一家企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可没想到居委这边也同时给她联系了一个上岗机会,为长征镇的社区重点关心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我想不能辜负居委的好心,而且家政工作时间比较弹性,就跟着去了一户家庭那里看看。”当时的王桂华并不清楚这家人的情况,更没想到的是,这家人一眼就看中了她。后来居委干部把他们的情况告诉了王桂华。“我想着他们经历了为人父母所无法承受的痛,太不容易了。既然他们喜欢我,那我就去做吧。”乐观开朗的王桂华白天在单位上早中班,下午就到人家家里上“晚班”。

清理脱排油烟机

刚去的时候,王桂华只是埋头做家务,擦窗、擦地、擦厨房......不敢多说话,深怕讲错什么话让夫妻俩触景伤情。直到有一次,这家的妻子郁郁寡欢了好几天,丈夫没辙了,就请王桂华陪她聊聊天。这一聊让她们俩从陌生变得熟悉起来。王桂华一番善意温柔的开解也让她慢慢放下了心结。“她还告诉我,第一次见面时,她就很喜欢我的笑容,有一种熟稔的亲切感。”这或许就是王桂华的治愈之力吧。后来,她的工作不单是家政服务,还成了夫妻俩的聊天对象。“只要阿姨心情不好了,叔叔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陪陪她。我们住在一个小区,我就随传随到啦。”渐渐的王桂华的好口碑在社区中不胫而走,她也接下另外几家的家政服务工作,就连周末都常常去这些家庭“串门”。

时间久了,不仅常去“串门”,王桂华还经常把服务的几户家庭请到自己家来小聚。“年夜饭、元宵节、五一节、中秋节......只要别人阖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家总是很热闹。”王桂华的儿媳妇王聪告诉记者,往年的年饭,家里开个两桌都不够,所有的菜都是婆婆和公公亲自掌勺。“4家人家里有糖尿病的,有高血压的,有喜欢清淡的,有爱吃酸甜的,我婆婆都记得清清楚楚,总会在聚餐时把大家爱吃的都烧上几个。”也是在那些时刻,这些曾经素不相识的人,因为王桂华的出现,而像家人般相互闲聊。这两年由于疫情,几家人聚餐的机会少了,可王桂华也没闲着,过年张罗了不少好菜给几家“亲戚”送去。

 

平时,王桂华还喜欢包馄饨、水饺、包子,只要做了点心,都会给各家送上一点尝鲜。“我冰箱里的东西一半是我兄弟送来的,一半都是小王自己做的点心。”杨伯伯高兴地说,“连我兄弟都觉得她像我妹妹。”

去年年底,一户家庭的阿姨去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不太好。叔叔在家劝了半天也无济于事,于是赶忙给王桂华打电话,王桂华二话不说就上门了。“阿姨,你不要胡思乱想,病理报告还没出来,一切都没定论的。”“阿姨,你不开心,叔叔也跟着发愁,这样对你自己的身体也不好的。”“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不用担心,能治好的。”......王桂华看着老人失魂落魄的样子也跟着伤心起来,哭完她又努力开解老人。去拿报告的那天,王桂华也跟着夫妻俩一起去了医院,她陪着阿姨紧张地等在一旁,直到叔叔告诉他们病理报告是好的。王桂华才送了一口气,和阿姨紧紧拥抱在一起。“阿姨……”她刚想说什么,老人就打断她,“叫什么阿姨,叫姐姐。”

“姐姐”要住院手术,二老不会用手机打车,王桂华跟儿子张恒说了一句,张恒二话不说开着车停到了二老楼下。“走,我送你们去医院。”住院期间,王桂华在医院里忙前忙后照顾,出院时儿子张恒又开着车来接,跑前跑后帮忙办理各项手续。连同室病友都羡慕两位老人有这么好的“亲戚”。老人出院后,王桂华几乎每天都要去老人家里,为她擦身、翻身。“她照顾得比我老公要好。”老人最平常的一句话,在王桂华看来就是最好的赞美。儿媳王聪也一有空就跟着婆婆一起去老人家里。术后要怎样保持伤口清洁、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胰岛素要怎么打......王聪都耐心细致地指导老人。老人们对这对婆媳档也十分的信任和依赖,在王桂华身上除了自家的钥匙之外还有4串房门钥匙。“他们很信任我,直接把钥匙给我,有时候他们出远门,就让我自己进去。”王桂华告诉记者。

而说起王聪和王桂华的相识,真的是缘妙不可言。王聪是普陀区中心医院的护士。“真的是缘分啊。我照顾的一户家庭正好在她们医院、她所在的科室住院,她跟这个老人也是结对关系,我又经常跑医院,一来二去就熟悉了。”王桂华告诉记者,老人当时就给她正在当兵的儿子牵红线。“我是先见到婆婆和公公,再和丈夫见面的。”说起这段相亲经历,爽朗的王聪眼里满是幸福。“那个时候,我婆婆每天都来医院,照顾老人,陪她聊聊天,我们一开始都以为是亲戚。”王聪后来才知道,王桂华是这户家庭的家政服务人员,心里也由衷钦佩起这个把服务对象当成家人一样照顾的王阿姨。一听要给她介绍王阿姨的儿子,王聪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们第一次聊天就聊了一多小时,还是那个老人告诉我的呢。我也觉得这姑娘不错。”王桂华至今仍铭记着老人的热心,她说唯一遗憾的是,那位“介绍人”没看见她孙女的出生。“我们每年清明都跟着他们一家给老人扫墓,我孙女管他们叫爷爷奶奶的。”

王桂华(左后一)一家的合影

如今,王桂华去老人家时,王聪只要有空也会跟着一起去,给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提醒日常的服药注意事项。“她就像老人们的家庭护士了。”王桂华看着志同道合的儿媳,心里笑开了花。

走进王桂华家里,一面绣着家和万事兴几个大字的刺绣十分醒目。在王桂华的心里,家人不仅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这些家庭的老人也是她的“家人”,无关血缘,只因爱相连。

来源:上海普陀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