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机制,在身体出现外伤、出血等情况时可起到局部凝固、止血等作用。但有时凝血过程会被异常触发,导致血栓形成。其中,血管损伤、血流速度减慢和血稠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静脉血栓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肢体深静脉血栓、颈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宪伟指出,静脉血栓中深静脉血栓发病较隐匿,其形成很多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一旦发生,很可能引起肺栓塞而致命。深静脉血栓常见于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和服用激素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多发生于下肢和骨盆,偶发于上肢,治疗方式需要根据血栓实际部位、大小等而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2017年发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指南》)提示,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抗凝。抗凝治疗是深静脉血栓的标准疗法和基本治疗,包括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其目的在于预防血栓进一步发展,防止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
缺点: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明显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典型症状包括疼痛、瘙痒、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等。
2.溶栓。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和系统溶栓(经静脉直接输注溶栓药物),能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前者优势较明显,使用导管泵入溶栓药,可使药物快速直接作用于栓塞部位,减少了抗凝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时间,增加了药物的局部浓度,能在最短时间内起到最佳溶栓作用,且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为临床首选的溶栓方法。
缺点:溶栓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很大,尤其是高龄病人可能发生致命性脑溢血。曾有大规模对比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效果并不优于抗凝治疗。
3.手术取栓。传统的手术取栓是在血管上切开一个伤口,将血栓取出。该方法创伤较大,且取栓效果差,会损伤静脉瓣膜,现在已较少使用。目前,新型的手术取栓方式多为微创,比如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将血栓切除术器械传递至血栓形成部位,通过机械碎栓、溶栓和化学溶栓多重作用清除血栓,再将血栓吸入导管,排出至体外的废液袋,具有血栓清除率高、微创、疗效快等优势。
缺点:机械取栓是基于物理或机械原理清除血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对血管壁和静脉瓣膜造成损伤。而且,手术操作精细,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4.球囊扩张或支架放置。这是有合并静脉狭窄或闭塞时使用的处理手段。支架本身不会对血栓的清除有任何作用,只是解除病因,后续仍要使用上述手段治疗血栓。
缺点:髂静脉支架置入后,需要长期使用抗凝治疗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5.压力治疗。最常见的是弹力袜,原理是通过对小腿部加压,模拟或辅助小腿肌肉对血管的“压力泵”作用,帮助腿部血液回流。血栓清除后,患肢可使用间歇加压充气治疗或弹力袜,以防血栓复发。
缺点:目前,该类方法仅作为预防手段,或其他方式的辅助疗法。
王宪伟指出,深静脉血栓经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后,如果养护得当,不易复发。但需要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必须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凝药。据统计,若血栓早期未进行有效抗凝治疗,复发风险可达50%;经过抗凝治疗,复发风险下降至8%。此外,日常要多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多吃果蔬;长期卧床或术后活动少的患者,要多在床上翻身、按摩、活动腿部,以促进血液流动;有血栓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血管超声检查。(记者 董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