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洱海项目,到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建院至今,4000多个日夜,洱海保护治理时时刻刻都牵动着王欣泽的心。
洱海风光
如今,水变清了,洱海美了。据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消息,“十三五”期间,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又重现洱海。
与此同时,洱海的“守护者”——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王欣泽在日前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科技赋能 全身心投入
“如果要在洱海这个团队做带头人,要热爱洱海、要有牺牲精神。”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获得者孔海南这样评价:“王欣泽365天有300天左右在洱海,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自2007年随上海交大水环境专家孔海南教授来到大理后,王欣泽就数十年如一日奔波忙碌,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洱海保护与治理的研究工作,与洱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王欣泽
“我希望能用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我团队的力量,为将来大理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洱海的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洱海这里已经是我的另一个家了。”在接受采访时,王欣泽曾如是说。
在王欣泽看来,保护洱海,首先要实现洱海水质稳定,再逐步实现水质提升。以王欣泽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所承担的洱海项目,聚焦流域管理、政策研究、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先后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入湖河流的水质改善等方面进行研究,共形成60余项专利技术,他提出的很多关于洱海保护的建议与措施已被采纳应用,为洱海保护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
洱海风光
自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建院之后,王欣泽便带领研究院团队和全州各族人民一道全力投身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针对湖区的19条垂线38个监测点位和流域内入湖河流(含重要沟渠)的62个监测断面开展大量现场取样和分析,系统的数据积累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帮助解决洱海“说得清”的问题。
此外,他还研发了以污水处理和湿地修复为核心的符合洱海治理需求的多项实用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为解决洱海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入湖河流的水质问题和重点湖湾的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丰富了洱海流域的技术储备,帮助解决洱海“怎么治”的问题。
克服困难,坚守洱海一线
“以一个人去影响一群人,以一个团队去影响一个地域,这是身为教师才有的能量裂变和幸福感。”王欣泽说。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洱海治理团队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王欣泽依托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教室带到洱海边,通过现场实验和研究学习,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为洱海治理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和学生们一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洱海保护治理培养优秀人才。
王欣泽和学生们一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十多年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从最初租用改造民房作为简易的实验室,到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高原湖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洱海保护工作一直在变与不变中向前推进。
不变的是初衷与目标,对洱海水质水生态动态变化的关注及保护治理的新技术引进和研发;变化的是团队的不断壮大,王欣泽及其团队和广大社会群体对湖泊保护治理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洱海保护自觉意识的提升。
不辱使命 载誉前行
“为了保护洱海、把洱海治理好,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心里很感激王老师 。”上关镇河尾湿地管理员吴绍红说。
在全州上下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在王欣泽及其团队投身洱海保护治理、不断探索和奋力拼搏下,洱海水质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王欣泽个人及其团队也在洱海保护治理研究的进程中获得了荣誉。
洱海Ⅱ类水月份从“十一五”期间的21个月增加到“十二五”期间的30个月,“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水质良好月份逐年增加。2020年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
洱海研究成果被列为“十一五”期间水专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形成专利技术数十项,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王欣泽于2019年被授予“大理最美环保人”称号,同时入选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人才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
同样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先进集体;2019年作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2020年1月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五批“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不过,在成效面前,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依然不能松懈。在王欣泽看来,保护治理不可能一劳永逸,还需要久久为功。(上海交大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