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扬公益:传承“种子精神” 延续钟扬教授的未竟事业

2021年03月02日14:33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上个世纪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所作的诗句。如今,这句话用来形容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再贴切不过。

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钟扬深知保护我国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而西藏正是一块拥有众多珍稀物种的宝地。从2000年起,钟扬每年几十次登上青藏高原,在16年的时间里,他和学生们不仅采集了数千万颗种子,为我国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储备资源,而且还投身科普教育,为偏远地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身为一名教育者,钟扬信仰科学和教育的力量。他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是要从小培养的,现在让他们多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科学的播种者钟扬

在青藏高原,钟扬除了采集种子、做生态研究之外,还在科普科教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在16年的援藏生涯中,钟扬为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帮助西藏大学建立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还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每年,钟扬都要抽出时间开展几十场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讲座,他曾踏足过西藏墨脱最偏远的希望小学,只为给那里的160多名门巴族学生带去科学启蒙。

“他把时间挤出来都用在了科普科教上,就是希望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传播给更多的孩子,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培育后备力量。”白莉说。

在白莉眼中,钟扬是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要求的人,他最惦记的事就是培养学生。哪怕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钟扬也忍不住提起学生的科研项目和生活问题,他总是说要尽全力帮助学生;在钟扬的课题组,学生们经常拿着发票找他报销,他总是慷慨地答应,实际上都是拿自己的钱。钟扬去世后,家人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满满一抽屉的发票。

有人曾经对白莉说,钟扬的宣传过了,人哪有这样子的。但作为钟扬最熟悉的朋友,白莉非常了解钟扬的为人,“他就是媒体上报道的那样,他和他的太太,包括他的父母真的非常了不起,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热爱是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

未竟事业后继有人

2017年9月,钟扬因车祸不幸去世。为了延续钟扬的科教理念和“种子精神”, 他的妻子、同事、学生和朋友共同组建了慈善组织—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简称“乐扬公益”)。乐扬公益理事长白莉强调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钟扬的未竟事业。

公益中心名字中的“红树林”是钟扬引进到上海的一种植物。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有净化海域、阻挡海啸的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

上海的温度并不适宜红树林生存,但是钟扬在一次考察的过程中,通过二十多万年前的化石发现了红树林曾经在上海生长过的证据。如果在上海的海边种植红树林,将大大改善沿海的生态系统。

2007年,钟扬课题组把红树林引种到上海,对其进行人工驯化和培育。钟扬去世后,红树林在上海的种植养育工作一度陷入危机。钟扬的同事、复旦大学的两位老师为了完成他的未竟事业,决心接手他的工作。如今,在上海的临港新城,有50亩红树林在那里生长繁衍。

目前,乐扬公益的团队里有30几位志愿服务的教授,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钟扬的侄女钟桂香也辞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乐扬的公益事业中。乐扬所在的普陀区有一些企业、基金会也深受感染,连续几年资助支持其公益项目。

2019年,乐扬公益来到西藏日喀则亚东县,开启了第一届“种子科教援藏”项目,并挂牌建立了第一个“钟扬种子实验室”,招募对科学感兴趣的小研究员,带领他们做课题、参加青少年科创大赛。教授们离开西藏后,依然坚持每周在线上给小研究员们上课,录制课程供学生们反复观看。除此之外,乐扬还定期组织西藏的学生到上海参加种子研学营。

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让教授们感到欣慰,课堂上讨论的话题大多来于小研究员,“有些问题大学生都提不出。”钟扬的学生、西藏大学教师德吉说。

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西藏教育取得了用短短几十年取得跨越性历史性成就。上海援藏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种用,引进规范化的教研制度和师资培训课程。

上海乐扬种子科教援藏团队作为教育援藏的社会力量,在普陀区教育局、区合作交流办的支持下,积极整合志愿服务教授、爱心企业与上海教育援藏团队一起为西藏的教育和科学发展播种耕耘,为雪域高原播下了优质教育的种子、科学的种子、家国情怀的种子。

在钟扬的理念基础上,乐扬公益将生态安全、领土安全、生态文明教育和教育扶贫融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科育人的科教平台。

几年下来,白莉对做公益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她认为,从思想上去改变偏远地区的孩子,给予他们知识是最关键的。“曾经有一位西藏的女学生来上海参加种子研学营后,立志要考复旦大学。他们不是说不想改变,而是没见过、不知道。用知识去改变他们可能是未来做扶贫最根本的路,就是我们说的智志双扶。”

钟扬毕生为我国的生态安全事业不懈奔忙,他想去的地方不止是西藏。为了追随钟扬的脚步,实现他未完成的梦想,乐扬在下一步打算将其公益模式复制到更多地方。“根据钟扬老师当时的规划,他对云南、内蒙古这些地方,尤其是三江源下面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治理,他是有想法的,后续我们还是想沿着他的规划去做他的未竟事业。”白莉说。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钟扬生前在微电影《播种未来》里这样说。其实,用不了几百年,钟扬的“种子精神”早已经根植在无数人心中。

(责编:严远、金煜纯)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