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百岁老兵致敬百岁大党:为年轻人讲活老故事

曹玲娟 姜泓冰 巨云鹏

2021年02月20日09:4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202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了!消息一传开,老战士们奔走相告。

回信说: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回信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捧读回信,总书记对新四军老战士的牵挂和深情,不光让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们感动,上海广大离退休干部、“四史”宣讲团等各界人士都很振奋,对继续做好党史宣讲更有劲头了。

“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书记百忙之中的回信,是对老战士、老党员的充分信任和关爱,也是真诚的希望和要求。”94岁高龄的革命烈士周大根之子、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周到激动地说:“我们要老骥伏枥,为年轻一代讲好党的故事,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长期致力于党史军史的研究宣传教育。近日,研究会施平、程亚西等40余位年逾百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切感悟,汇报了离休后积极参加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

总书记的回信,让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们非常激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在华东医院住院的新四军老战士施平,认真读完回信,要来纸笔,一笔一划写下一名百岁老人对百岁大党的美好祝愿。

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写下对百岁大党的美好祝愿。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供图

写给总书记的信寄出后,老战士一直在热切期盼,回信让他们喜出望外,都仔细研读总书记的要求,要更积极发挥余热。回信成了老同志们和家属这一天的热议话题,感谢总书记对老同志的关心厚爱,“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得好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宁幸福。我们亲身经历国家从站起来到逐步富起来和强起来,倍感安全、温暖和自豪!”

老同志们说得最多的,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使命,保持政治本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在有生之年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革命史奋斗史、传承好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引导年轻一代更好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

97岁的南渡抗战老战士瞿俊老同志很感慨:“总书记充分肯定我们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作用,对‘讲好党的故事’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我虽年纪大了,但为了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我还要努力!”

91岁的作曲家吕其明得知总书记回信的那一瞬间,分外激动:“我也曾是一名新四军战士,感谢总书记对我们老革命人的牵挂和深情。”他说,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用优美旋律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人民。“我会按照总书记要求,继续做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本色、珍惜荣誉。”

“我们是过来人,我们不讲谁讲?”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拥有包括100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在内的会员4000多名,共产党员多、新四军老战士多、英模人物多、专家教授多、离退休干部多。“我们是过来人,我们不讲谁讲?”“我们讲的虽不如大学教授、党校教师有系统、有逻辑、有深度,但作为亲历者,更真实、更生动、更鲜活、更有感染力。”一位离休老干部说。

在上海,作为“四史”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离退休干部一直发挥独特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90岁的全国劳模黄宝妹兴奋地说,“这不仅是对百岁老战士的希望,更是对我们所有老党员的要求。2年前,在杨浦滨江,总书记面对面对我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我一直记着呢!我在通过各种平台,向年轻人讲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

去年,黄宝妹“触电”了,她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讲党课,许多年轻人在网上听到她的切身经历,加深了对党史、新中国史的理解。“我有近70年党龄,总书记对我的鼓励,一辈子都不会忘,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做出努力,还要发动青年一代,一起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一个老党员的责任。”

“年轻一代生逢盛世,对过去的历史知之甚少,大多停留在书本上、概念里。”曾为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奋斗过的王鹏,则道出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宣讲团、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少年艰苦奋斗的初衷。

1963年,刚毕业的王鹏来到青海高原,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19年,他是该项目108名工程师中最年轻的。他隐姓埋名了19年——自己究竟在哪里,执行什么任务,始终没向父母透露半个字……任务结束后回到家的那一刻,他写下一封再也无法寄出的家书,才将真相告诉已离开这个世界的父母。

王鹏参加“四史”学习教育校园行。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供图

作为“四史”宣讲团成员,王鹏常出现在中小学校,结合亲身经历,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为了国防安全,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以史为鉴,“后浪”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非朝夕之功。

92岁的曹加宣是长宁区机关离休干部。去年夏天,他因病住进医院,却仍“闲”不下来。穿着病号服,还为医护人员上了一堂“四史”党课,讲他怎样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怎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火线入党。他在病床上认真备课,纸上写得密密麻麻,又准备了厚厚一摞材料,已然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他说,“我是老党员,只要身体允许,能多做就尽量去做。”

“总书记的回信,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遵循”

为了播撒“红色种子”,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40多家单位达成精神文明共建协议,新四军老战士成为革命历史讲解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思想教育辅导员,以大中小学为主阵地、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举办了一系列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深入城市肌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供图

2012年起,上海大学联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持续创作百集《红色传承》纪录片,以客观记录和人物采访方式,记述在世的老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老战士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文化。总书记的这封回信,使上海大学师生也深受鼓舞。

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晴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余江如都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坚持创作好《红色传承》系列纪录片,把立德树人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参与《红色传承》创作的同学们也倍受鼓舞。在与前辈对话中,他们深受教育,有时边听边流泪。帅露瑶同学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老红军讲的故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郑艳君同学说:“采访了新四军老战士郑国芳等前辈,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懂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

学习了习主席的回信,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三中队政治指导员李博带领官兵来到中队荣誉室,重温中队队史,“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用实际行动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研究会老战士、老战士家属、老战士后代受到莫大鼓舞,“我们要把新四军故事讲得更多更透彻,弘扬部队光荣传统,让新四军艰苦奋斗的历史激励人心。”

新四军后代、上海周家桥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晓光谈及总书记对新四军研究会老战士及其后代的亲切慰问和高度评价,“我们长期来所做的传承发扬铁军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做对了!但还不够,还有改进和创新的空间。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要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发展。”

普陀区四史宣讲团成员徐林说:“我虽没参加过革命战争,但也有55年党龄,目睹了新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过程。”他说,在古稀之年将继续向社区群众和青少年宣讲“四史”。

“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老同志的勉励,更是我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遵循。”上海长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连城说,我们要运用好老同志的政治资源,发挥好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彰显政治担当,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实培根铸魂的育人工程,统筹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和关爱服务,以引领守护青少年成长,用奉献书写对党的忠诚。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