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嘉定居民沈启华、袁惠珍家庭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从1994年至今,沈启华曾10余次赴江西省景德镇昌江区帮困助学,联系和帮助援建2所希望小学。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上海大学、嘉定公证处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先后为800余名困难家庭学生找到结对者。
一人助学到全家助学
“已经一年多时间未见,甚是想念爷爷,希望能早日见到您。”今年年初,家住嘉定镇街道花园弄社区的沈启华收到了一封来信,寄信人庄玉萍在信中亲切地唤他“上海爷爷”。熟悉的信纸、熟悉的字迹,沈启华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封来自江西省景德镇的信件。
1994年暑假,当时在上海大学生命学院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沈启华,带着学生们前往江西一个山村小学开展社会实践。“即使是今天回想起来,那里的所见所闻都让我感到震惊和心酸——房子千疮百孔,嘉定农村养鸡、养猪的房子都比它好。” 沈启华回忆道,满是补丁的衣裤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刺痛了他。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是自己很渴望学习,我希望尽我所能,让这些孩子走进课堂、学习知识。”沈启华当场结对了4名困难家庭学生,庄玉萍就是其中之一。他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孩子们也经常写信给“上海爷爷”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从那以后,双方交流的信件再也没断过,牵挂也越来越多。
沈启华最初助学是瞒着家人的“地下工作”。当年教师待遇并不高,沈启华每月工资也就200多元。一家四口住的还是20多平方米的简式公房,连卫生间都是和邻居合用的。妻子以前是农村户口没工作,大女儿刚刚毕业,小女儿还在读大学,到处都要用钱。他怎么敢把助学的事说出来呢?
他将当时做班主任的每月200元工资、每学期70元的津贴、监考一次3元等收入,一点点积攒起来,陆陆续续寄给孩子们。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大学的小女儿读到一封来自江西的信,家人才知道他帮困助学的事,“想不到爸爸平时一向俭省,对外人却那么大方,一给就是200元。”女儿甚至有些生气。
为了让女儿了解自己的苦心,沈启华带上她一起去江西感受困难家庭学生的生活。看见困难家庭学生一家四口睡在用石头和木板垒成的“床”上时,女儿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她把自己带去的衣服,统统留了下来。此后,每次沈启华去江西探望,女儿都会帮忙准备捐赠物资或者一起前往。
“一开始我也觉得不理解,后来跟着他去了一次,看见了那边孩子们的情况,就选择无条件地支持他。” 妻子袁惠珍笑着说,平时在社区工作中,作为一名楼组长,她也总是倾尽全力地帮助独居老人,“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力量,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
带动社会力量合力助学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可观的。2016年,嘉定镇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成立了以沈启华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社会各界搭建了参与爱心助学活动的平台,“爱心雪球”也越滚越大。
在沈启华的工作室里,现在一共有25名核心成员,全都是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85岁。工作室已经成为大家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一月两次的学习会上,大家会交流结对助学孩子们的情况。不久前,一位江西的孩子因患有心脏病,急需做手术,会上沈启华刚一说明情况,参会的成员们立刻提出要为孩子捐资捐物,不少人当场将携带的现金拿出来捐款,会上一共筹集4000元,第2天就转到了孩子父母的手上。“我更像是一座桥梁,借助我20多年在江西捐资助学的经历,拓宽了我们上海爱心人士的捐助渠道,让两地之间更好地沟通。”沈启华说。
沈启华工作室还通过招募爱心志愿者、开展红色宣讲、组织爱心助学等形式,凝聚了一大批志愿者和单位。
“之前听说沈老师在做这样一项工作,我被深深感动了,我也立刻选择了加入。”工作室成员王静娟告诉记者,自己从2017年开始资助江西一名叫章宗友的困难家庭学生,孩子父亲患病,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家里还有姐姐在读高中。在王静娟的资助下,目前孩子已经成功考取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宗友爸爸经常在微信上给我讲孩子的情况,他告诉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的消息时,我真的很开心。” 王静娟说,“我今年已经78岁了,如果之后身体状况不允许,我会把孩子从初中到大学毕业需要的全部助学资金,提前转给孩子的父亲,确保孩子能够完成学业。”
最近3年,“沈启华工作室”爱心助学成绩斐然:2018年,结对助学104名,资助金额60220元;2019年,结对助学125名,资助金额64600元;2020年,结对助学192名。此外,工作室还成立了“沈启华工作室爱心基金”,用以奖励家庭困难而学习优秀的学生。
截至目前,已经有15家爱心单位加入到工作室的帮困助学行列,有长期合作的嘉定公证处、启良中学,也有新加入的志远培训中心、博群律师事务所等。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