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上海“十三五”︱“会客厅”扩容,静安如何从圆梦到卓越?

马作鹏、实习生李大武

2021年01月29日10:5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者按:

进入2021年,上海十六区过去五年中的经济数字渐次披露。在总结回顾“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同时,各区也对下一个五年的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展开部署。迎接“十四五”,恰是盘点上海市16个辖区发展成就的好时机。各区“十三五”主要目标完成的如何?未来五年,各区又将如何“再出发”?

即日起,人民网上海频道梳理上海市16个区“十三五”规划期间的发展成果,尝试读懂上海市各辖区的特色发展之路,以飨读者。

今天刊发的文章,我们一起聊聊静安。

“国际静安,卓越城区。”这是近日静安区两会上明确的“十四五”规划愿景。

提起静安,一大批外企总部在静安“落户”,众多国外著名品牌在静安开了旗舰店。“国际范”满满的静安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一直被冠以“摩登”的形象。37.37平方公里土地,静安未来目标定位明确:卓越。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闸北区、静安区建制,设立新的静安区。2016年,“撤二建一”后的新静安迎来第一个五年规划。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对这个新亮相的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

“全面建设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环境更加优美、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群众更有获得感的‘国际静安,圆梦福地’。”静安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此定位接下来的5年。

围绕“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奋斗目标,静安进一步提出 “一轴三带”发展新思路,即打造一条贯通静安南北、共享互融的复合发展轴;建设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三带空间上相互呼应,功能上相互联动,形态上各具特色。

2020年刚刚结束,静安区政府交出了一份历时五年的答卷:深入实施“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0亿元,同比实现正增长;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14亿元,同比增长1.01%。

打通苏州河屏障后的静安区,好比家里的会客厅面积扩容。未来的静安会有多“摩登”? 发展目标又为何从“圆梦福地”到“卓越城区”?需要我们从过去五年该区的发展轨迹中,找到细微变化。

五年,“撤二建一”增效明显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政府宣布撤销原闸北区与静安区建制,两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静安区,开启了苏州河南北两岸的“整合”。

原闸北区与原静安区合并前的2015年,两区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1012.79亿元,刚刚迈过“1000亿”的门槛。

步入2016年,城区合并、优势互补的举措已初见成效。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升至1649.7亿元,同比增长62.89%。

2019年,静安区首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报2298.7亿元;2020年突破2300亿,稳居“2000亿+”队列。

根据历年数据测算,“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39.42%。

静安区“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2015-2020)

五年,财政收入稳增

相比于地区生产总值的高速发展,静安区的财政收入则稍显平稳。

“十三五”期间,静安区财政收入增幅16.56%,持续稳步上升。

“十三五”规划首年,静安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亿,达214.61亿元。往后几年,静安区财政收入始终保持着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静安区财政收入突破250亿元,同比增长1.01%。

静安区“十三五”期间财政收入变化(2015-2020)

排名:位次稳定、向好

“十三五”规划之初,静安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在上海市下辖16区中并不显眼。根据原静安区与原闸北区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测算,2015年,新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8,处于中游水平。

两区撤并后,地区整合效益凸显。2016年“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提升至第五位。

而后,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延续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稳居上海全区第五。虽然2018年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偶有回落1位,但次年又回归到第5的名次。

“十三五”时期,静安区财政收入排名也始终稳定在第4位。

静安区2015-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全市排名情况

结合上海市“十三五”期间两组经济数字,测算得出:上海市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7.32%,年均增幅6.55%;财政收入方面,上海市增幅为15.74%,年均增幅2.97%;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静安区过去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39.42%,年均增幅6.87%;财政收入增幅为16.56%,年均增幅3.11%。值得注意的是,静安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均略高于上海市发展水平。

显现:三大经济并联特色

作为中心城区的一员,地域面积狭小始终是静安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阻滞。想要发展经济,就得在“质”与“量”上下功夫。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三大经济,提高经济能级和密度,成为“十三五”时期静安区圈定的发展路径。

上海第一幢亿元楼诞生于静安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静安区亿元楼达75幢,月亿楼9幢,其中单位楼宇年税收产出最高的超过38亿元。

2020年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静安区2020全年涉外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360.84亿元,占全区总税收入的52.6%;实现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外税规模和占比均位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根据新闻公开报道,2019年6月10日,静安区发布并启动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将大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建设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的功能平台,增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根据2020年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静安区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8家,其中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26家,总部企业实现税收总收入97.81亿元。

除上述三大经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出现的夜间经济也在静安区打响了招牌。

安义夜巷(人民网 王文娟摄)

长度仅264米的安义路,如今被市民改了名——安义夜巷。2020年4月底至当年年底,每个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期间的中午12点至晚上11点,这里车流停止,化身“夜市”网红。

一条仅在周末开放的小马路,竟然能够成为网红。数据显示,2020年安义路客流量较上一年增长20%以上,周末销售额近百万元。

2021年静安区两会上,该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全力打造高能级服务,建设全球服务承载区。加快构筑发展战略新优势, 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的机遇,融入“五型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全球服务商计划”向纵深推进,吸引国内国际要素资源在静安高度集聚。”

联结:融通苏州湾

未来,静安区“一带三轴”还将持续发力。

南京西路功能区重在能级提升。集聚高端商务、高端消费、高端服务,推动空间挖潜和能级提升,打造全球顶级商务商业集聚区。

大宁功能区重在产业集聚。坚持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打造新时代文创科创产业示范区。市北功能区重在动能培育。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园区发展动能,打造国际领先的数智产业园区。

苏河湾功能区重在内涵升级。建设高标准载体、营造高品质环境、导入高能级业态,打造世界级滨水中央活动区。

“融通”,是苏河湾两岸的新故事。讲的通俗一些,就是“架桥修路”。

原静安与原闸北在地理上被苏州河相隔。机动车的南北交通,除了依靠南北高架这条大动脉,还可依靠苏州河上的桥梁。连接原静安与原闸北两岸的桥梁,目前只有恒丰路桥与普济路桥。“十三五”首年,昌平路桥即破土动工,2020年通车。2021年,安远路桥也将开工建设。

静安区区景(人民网 马作鹏摄)

一区四桥,是静安打造“一带三轴”的基础动脉。也是“国际静安”向北延伸的大势所趋。“圆梦福地”到“卓越城区”,静安区的发展之路走的更宽,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

静安区委书记于勇在静安区两会专题审议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静安要着力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大胆探索,走好、走稳、走实发展路。

静安区长王华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继续坚持“一带三轴”发展战略,到2025年全面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区治理更加高效、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的“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率先实现高能级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位文化、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参与,基本建成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会客厅更宽敞了,静安准备拥抱全球。

(责编:严远、金煜纯)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