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上海推出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张毅等24名委员联名提案,应设立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发展需要。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和培养迎来高速发展期,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张毅委员认为,相对于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现有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输出”能力有限。而且,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和院系,因起步较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教育基础方面都有所欠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践能力锻炼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差距较大。
为此,作为提案发起人,张毅建议,上海应成立专门的、可授予学历和学位的独立人工智能学院,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更好地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科研、教育、 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相较于其他院校,张毅委员特别强调,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要尤其重视“校企合作”,重视产学研相结合。
张毅建议,学院应该通过与企业合作教学,找准社会需求,以需求定供给,准确定位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发力点 ,邀请企业,特别是国际行业头部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产业需要的专业型、能力型、复合型的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专业链必须与产业链挂钩,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由企业一线专家分享实践经验,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掌握 与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张毅认为,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不仅将为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输送必要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也将有利于聚力人工智能的招商引资。“人是事业的基础,有了相适应的人才,就能吸引更多国内外一流科研机 构、头部企业、创新平台和高端项目落地上海,形成更加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助力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力的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