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制造企业中,在线监造系统24小时“体检”产品;自动化立体仓库里,AGV小车正在自动穿梭运送货物;智慧运营中心,人工智能正在大数据分析,预知业务风险……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上海电力智慧供应链中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日前,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荣获2020IDC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奖,成为国内电力行业首家获奖企业。1月12日,在工信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承办的2021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国网上海电力携手IDC(国际数据公司)联合发布国内首份《电力行业智慧供应链白皮书》,并获得大会“2020工赋上海年度风云企业”奖项。
近年来,国网上海电力紧密围绕国网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积极落实推广智慧供应链建设,依托供应链运营中心职能,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指标体系,助力体系实用化运营,实现高效统筹体系运营、快速响应前端需求,持续提升物资服务能级。
在2021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被授予2020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奖
首建智慧运营中心 打造供应链新体系
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打造“现代供应链”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启动国网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并提出建设智慧供应链运营模式、打造全新管理能力的要求。
在国家电网的“现代智慧供应链”新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下,自彼时起上海电力积极响应国网顶层设计,通过应用“大云物移智链”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具有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特征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
三年多来,国网上海电力成功构建了涵盖数据汇聚、实时可见、智能分析、策略执行的智慧运营平台,作为供应链大脑中枢,汇聚内外部的数据,指挥供应链各方协同运作,推动供应链管理端到端可视、预警监控、自动执行、风险规避、智慧洞察、绩效提升,促进公司供应链管理成本降低,供应链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供应链有序运作、多方共赢、智慧运营。
2019年9月,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正式建设。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物资部副主任胡永焕介绍,该运营中心是智慧供应链的核心,通过“实现全量资源一幅图”,提升资源统筹能力;通过“保障全域数据一个源”,增强数据驱动能力;通过“打造全链伙伴一张网”,加强生态协同能力,可全力支撑公司“中国特色、国际领先”城市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之前,电力行业内部、供应商、跨专业和生态圈等很多业务环节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环节的信息系统中,基本是雾里看花。”胡永焕介绍道,“供应链智慧运营平台把这些数据整合到一起,给了我们一双‘慧眼’。”正是因为有了这双“慧眼”,也让国网上海电力看清了企业管理中的很多“疑难杂症”。
例如,在致力于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国网上海电力推出多种改革新举措,针对低压业扩工程建设提出配套物资3天到现场的新要求。但是,上海地区低压业扩工程密度高、服务对象多、施工周期短,配套物资需求存在品类较少但响应要求高。此时,智慧供应链运营中心“精准打击”,以数据为驱动,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供应时效。“以前,我们普遍认为低压物资供应阶段环节多,影响了供应时效。但我们分析了304个现有供应链核心环节的历史信息后发现,供应阶段信息增量趋势平缓且占比不足两成,而交货期调整才是优化的重点。”国网上海电力物资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负责人洪芳华介绍。
相比过去靠人工、凭经验的做法,现在,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立足供应链响应效率和可靠性要求,聚焦对供应链时长影响较大的17个业务环节,进一步减环节、提质效,实现管理更精、配置更优、响应更快。在配网物资供应提速优化的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精简业务环节7项,配网物资供应整体时长从21天缩减至4天内,低压业扩配套物资供应时长平均从6.7天压缩到3天内,物资供应及时率达到100%。
国网上海电力运用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推动供应链全局实时监控、资源智能调配和风险自动感知
打造智能平台 创造“上海速度”
智慧供应链不仅聚焦一线供应,更要将质量管控延伸至生产端,从源头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国网对上海电力落实“智慧供应链”全景质控的要求之一。
为此,国网上海电力首创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线缆品类管理中心,依托“大云物移”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互联供应商电缆生产线,自动采集生产、试验数据,开展电缆制造过程中质量核心要素的远程监测,有效实现对电缆制造的全过程信息可视化和智能化质量控制。“有了这套系统,就相当于在设备出厂前就为它做好了全套‘体检’,把出厂缺陷控制到最低,最大限度提升电缆整体品质。”国网上海电力物资公司质监部主任李伟介绍。
新技术的应用立竿见影,上海电力供应链智慧运营中心的价值凸显。对于供应链智慧运营中心给上海电力带来的变化,胡永焕深有感触:“大部分在线作业、线下人工作业都省去了很多环节,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业务异常情况预警,包括库存、采购周期、采购成本等有效管控,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能起到有效控制。”
自实体化独立运营以来,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以供应链全局视角,监控优化业务流程,统筹物力资源调配,辅助支撑管理优化,促进管理提档升级,全力保障物资供应,推动供应链全过程提质增效。
2020年,运营中心就迎来了一场突如其中的“大考”。疫情无情来袭,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考验着整个上海电力公司的响应速度。这项任务堪比上海的“雷神山”:没有一张设计图纸,没有任何现场的设备物资,工期只给常规时间的四分之一。运营中心立刻马力全开,通过内部外统筹,全面压缩物资供应周期。同时,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物资部协调各部门合力,争分夺秒地组织开展电力物资供应联系工作,用短短两天时间就落实工程所需物资并供应到位。
15天完成正式用电工程,以正常工序的四倍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属于上海的“雷神山”,为上海的疫情防控送上“生命电”。这样的极致高效不仅创造了上海战“疫”的电速度,凸显了供应链智慧运营中心的提速功效,更体现了上海电力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
国网上海电力供应链运营中心通过实现“全量资源一幅图”,提升电网物资资源统筹能力
提质增效凸显 分享转型经验
供应链的数字转型不是一次小的系统升级,正如这几年悄然发生的供应链变革,上海电力正着眼于供应链从数据汇聚到策略执行的全过程,并强调供应链内外部的协同合作,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抗疫期间,运营中心优化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创造的“上海速度”让国网上海电力更加坚定地走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不是靠一个部门的能力就能够完成的。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相辅相成。整个公司要一盘棋,既要有牵头部门引领数字化转型工作。还要有专业部门根据整个公司的布局开展专业工作,形成一种合力,进而推动数字化转型”,胡永焕说。
目前,国网上海电力在智慧供应链管理上的率先领先,得到了国内电网企业的普遍认可。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应用实践,上海电力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继斩获2020年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大奖后,又在2021年“工赋上海”评选活动中获得“年度风云企业”奖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国网上海电力与IDC联合发布《电力行业智慧供应链白皮书》,分享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与实践,发挥公司在电力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其它行业的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升级提供了经验借鉴,促进供应链生态圈协同发展。
未来,国网上海电力将基于供应链控制塔理念工具,着力打造电网企业现代供应链智慧运营中心,汇聚内外部业务数据和物联数据,实现了供应链全局实时监控、资源智能调配和风险自动感知;发挥指挥大脑作用,推动供应链运营优化和流程创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服务水平实现业务目标,助力电网提质增效。国网上海电力智慧供应链也将不断优化能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不断识别新的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化的驱动能力,奋力开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新局面,服务电网企业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