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全新测量方法:银河系质量为太阳质量1.2万亿倍—3.0万亿倍

2021年01月15日10:17  来源:上观
 

  银河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2万亿倍—3.0万亿倍。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还牵扯到一桩由来已久的“失踪案”。

  在浩瀚的银河系有一个恒星盘,聚集了很多恒星。这个盘以外的区域,有个名字叫“晕”,晕里大部分是百万摄氏度高温的热气体。起初,这个晕(yùn)让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有点晕(yūn)。

  原来科学家在研究银河系时,一般都假设银河系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一万亿倍,但银河系的确切质量至今尚无定论。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一开始也是用“太阳质量的一万亿倍”作为银河系质量,结果用模型计算出来的热气体晕温度,总是比X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温度更低。“我们后来研究发现,对晕温度影响最大的参数就是银河系质量,而晕本身的质量及其所含重元素的多少对此几乎没有影响。由此我们想到,是否可以通过模型计算和观测的温度值进行对比,来测量银河系的质量?”郭福来研究员说。

  这是一个全新的银河系测量方法,日前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以往,由于银河系中的恒星几乎不会相互碰撞,人类对银河系质量的测量,主要基于观测到的银河系盘或晕中恒星、星团与卫星星系的旋转或随机速度。银河系质量越大,这些无碰撞天体在平衡状态下运动得越快。到目前为止,测得的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一万亿倍。但不同的观测方法给出的银河系总质量误差非常大,可以小到五千亿倍太阳质量以下,也可以大到两万亿倍太阳质量以上。

  郭福来团队使用晕中的热气体作为测量银河系质量的探针,他们研究了热气体晕的空间温度与密度分布,与银河系中各种能量爆发过程的相互作用,并与X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测量到的银河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2万亿倍—3.0万亿倍。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