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视科技:逆流而上,“解码”空间感知交互技术

葛俊俊

2021年01月13日14:08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摄像/实习生 顾海民

“2016年,前沿的AR/VR和家庭机器人产品正值导入期,这类产品对于人工智能与空间感知交互技术有着深度的依赖。”基于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国家的战略布局,林瓊再一次站在了技术变革的风口,与“逐梦老兵们”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

“我们做的是个没有先例的产品,向业界开放我们的核心单元技术,把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器件化,目标是降低应用的门槛。”厚积薄发!诠视科技专注空间感知交互底层技术的团队和独特的产品化部署能力,迅速得到了资本的关注与认可。2017年底,锋芒初露,林瓊带着中科创星领投的1650万天使轮投资落地上海。

“在对的时间,与一群对的人,落地对的市场,不早不晚,在行业起飞的前夜,我们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天时、地利、人和,在林瓊看来,缺一不可。在过去三年的时间,诠视科技完成了从系统级模组到一站式交互平台,再到可高度定制的AR眼镜系统级交付的产品战略升级与部署。

AI赋能的系统级模组

2018年,诠视科技完成技术转化及产品落地,实现第一代产品VSLAM传感器的销售;2019年7月,实现了面向AR产品和机器人产品的量产供货;10月,推出SlimEdge XR端处理交互解决方案;2020年7月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8月推出了面向AR眼镜产品的参考设计方案XR Starter Kit,这标志着诠视核心技术在行业终端产品上的最终落地,公司进入2.0时代。

外界看来公司发展的风生水起,林瓊直言,三年来诠视科技的落地之路并非坦途。“坦率讲,当年我们究竟能在哪个领域落地生根发芽,都是未知数。”

SlimEdge XR Starter Kit-B50

用林瓊的话来讲,那是个“拿着锤子找钉子”的迷茫期,探索了很多的路径和场景,包括ARVR眼镜、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最终,诠视科技决定率先聚焦对高性能VSLAM单元技术更有刚需的AR眼镜B端市场。此外,同步在家庭陪护机器人上找到了落脚点。

与其他科技企业的“烧钱模式”不同,诠视科技2018年起就开始有了销售收入。“作为‘创业老兵’,我们的经验是让企业能体现价值,即拥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林瓊透露,在过去两年中,诠视科技已经实现了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公司“小有成就”,但朋友依然对他这个“老北京人”,背井离乡落地上海,表示不理解。“环境好”“支持力度大”“友善”“效率高”“大舞台”,在林瓊对上海的描述中,他看好上海的营商环境,更看好上海的创业氛围。“长宁是个福地,正是在这里,我们实现了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蜕变。”

展位场景照

三年多来,诠视科技积累了众多优秀落地项目经验,不仅可以赋能个性化定制的ARVR产品品牌客户,也有能力向应用市场提供一站式的AR整机解决方案。林瓊判断,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形成。

2017年4月份,在长期高压下,突发性耳聋让林瓊差点失去一只耳朵,左耳听力衰减100分贝,无法定位声源,严重营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一年半前,公司遭遇资本寒冬差点“夭折”,投资人的观望,客户的举棋不定、延迟付款,致使诠视科技资金链几近断裂……

诠视科技创始人及CEO 林瓊

创业的执念,让林瓊带领核心团队咬紧牙关一路走来。“我们的团队非常乐观,所有人都相信我们拼尽全力在做的事情一定会对行业起飞和人类的生活带来贡献。就像诠视的英文名(Xvisio)中的‘X’,代表着无限的想象力及可能。”如今,创业不仅是林瓊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也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2020年,诠视科技在疫情中逆流而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两倍,实现了“大丰收”;更是入选长宁区人工智能专项基金以及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 2020”国家级重点专项。

优秀的团队,产业的风口,政策的红利,资本市场的成熟,特别是科创板的设立,为以核心技术为本的科技创业公司营造了大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赋能新一代的人机交互体验,将技术产业化。”从核心算法到底层技术到系统到最终端产品,林瓊对诠视科技充满信心。(诠视科技供图)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