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单位,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以“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成效更加显著”为目标,坚持活动菜单化、学习制度化、内容主题化,不断创新学习活动方式;充分挖掘广大老同志中蕴藏的丰富红色资源,以“普老汇”党群阵地为抓手,搭建老同志展示正能量、助力社区发展的平台。
明确要求,找准方向,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向社区扩展
任务目标清。鼓励引导对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活动,引导老党员到社区亮身份,最大限度把他们纳入到组织中来,实现“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坚持条块互动,继续与退休干部人数较多的市监狱管理局、宝武集团等条块联手共建单位落实好新退休党员集体报到、督促报到等联动机制。
工作定位清。通过组织纽带凝聚广大社区离退休干部,将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在总结好中远“314”楼组功能型党小组等党建经验的基础上,以“地缘、业缘、趣缘”等纽带,在楼组、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功能型”党组织25个,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引导社区离退休干部围绕社区建设难点堵点积极献计献策,为打赢宜川“六大攻坚战”助力。
工作机制清。通过健全通报情况、参观学习等政治待遇和制度,落实关爱走访、节点慰问等党内关怀制度,加大日常关心关爱,实行“一人一册(策)”离退休干部信息动态管理机制,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整合资源、完善阵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向社区延伸
整合实体阵地。整合党群服务站点、普老汇站点等阵地资源,实现“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全覆盖。积极挖掘上海造币厂钱币博物馆、德力西企业展列厅、中远实验学校爱教基地等社区资源,梳理形成15个“四史”学习教育基地清单,推出宜川“四史”红色地图,为离退休党员在内的广大社区党员提供就近学习、乐学活学的平台和载体。
融合网络阵地。制作普老讲师团“微视频”、推出“微党课”,同时组织老同志网上收看“普陀记忆”网上展览、“初心课堂”专题讲座,引导社区离退休干部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开展云上交流;号召各类老干部小组开展诗歌、绘画、剪纸、手工等正能量文化创作,并定期整理素材,在“丈量宜川”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展示。
聚合银龄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离退休干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聚合街道、社区、工作室老党员,建立宜川普老“四史”宣讲团,扩充宜川普老关爱团员至13名,成立两支志愿者服务团队,实现全方位助力,为社区发展汇力聚心,汇智聚才,汇果聚成,从思想上、政治上助推社区党组织建设。
突出重点、深耕项目,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向社区辐射
小项目、大效应。充分发挥“宜川普老关爱团”“承启书记工作室”等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效应,关爱团成员们以“从石库门再出发”主题活动为依托,与6位街道机关正科级青年干部进行结对,通过“五个一”活动,加强老青互动交流,促进互学互进;在年度“三新党员”培训中深情寄语入党申请人,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结合亲身经历畅谈国家发展新变化,不断将关爱触角延伸到科室和社区。
小载体、大能量。社区党组织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吸引广大社区离退休党员干部投身志愿服务。融入中心工作,在“三创”“三旧换三新”“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等重点工作中,老同志们结合自身实际,既当志愿者、又作顾问团,有的还参加小区业委会工作,在建设美丽宜川、智慧宜川、活力宜川、平安宜川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聚焦时事热点,老同志走进居民区、步入片区,开展《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深远意义》专题讲座;跨进社区学校分享《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好书;通过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激励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用手中的笔记录社区的发展,用镜头捕捉社区的变化,用画笔描绘社区的进步,用话筒传播正能量。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