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日子。一颗颗娇嫩欲滴的草莓,香甜可口,堪称天然美味的冬季甜点。
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湖北、云南、甘肃、宁夏等地,它们的草莓种植面积占全国草莓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上海草莓种植面积不大,品质却不错,在近日全国草莓精品擂台赛上,有多家合作社的产品得到专项组金奖。
不过,上海地产草莓也有烦恼:明明品质不错,有时却卖不了高价;本地的零售商宁可采购外地草莓,也不选择本地草莓……
这是为什么?
地产草莓现采现吃
市场上,不同销售方式的草莓售价差异较大:卖到批发市场的草莓价格只有采摘直销价的一半,零售商销售的价格差不多是两者的中间价。
不仅草莓如此,其他上海地产农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农业专家认为,不同销售方式带来的价格差异,对所有的农产品生产者都是一个提醒:虽说农业要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但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优质农产品。
“我们这里的草莓基本可以现摘现吃,因为我们自己的孩子也会摘着吃。”嘉定工业园灯塔村里的“农灯”牌草莓从本届全国草莓精品擂台赛上捧回两个金奖,当地的种植专家何永娥在草莓生产大棚中一边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绍,一边摘了几颗草莓与记者分享。记者学着她,吹去草莓上的浮尘,直接放进嘴里。
她说,“农灯”草莓是优质优价的受益者,“在我们这,现摘价是批发价的一倍;批发价和零售价也根据草莓的不同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3种规格,特级要比二级价格高不少。”
优质优价的基础是用品质说话。在灯塔村,286户村民组成了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推出了“农灯”品牌。生产基地中,生态种植、绿色种植的方式看得见:黄色、蓝色的塑料板带有粘性,利用昆虫对颜色的趋性,能捕捉蚜虫、粉虱、蓟马、蝇类等不同种类的害虫,不用再使用杀虫剂;一个个小蜂箱定时开启,通过传统的蜜蜂授粉,提高草莓的品质;即便是必须使用的农药,也全部为生物药剂或通过绿色认证、无公害认证的产品,严格记录使用情况,避免农药残留。所以,早在2006年,“农灯”草莓就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为“现采现吃”“优质优价”打下了基础。
有了龙头合作社的引领,生态种植正成为上海草莓生产者的共识。今年,上海草莓种植面积约2.6万亩,其中规模化生产比例达到75%。规模化基地大多采取了生态栽培技术,包括黄板、蓝板、性诱剂、防虫网、夏季闷棚等,既能减少农药用量,又能提高草莓品质。
冰淇淋味、菠萝味的草莓都来了
提高地产农产品竞争力的另一个要素,是增加品种。
从全国草莓种植看,“甜查理”“红颜”“章姬”“幸香”“香野”等五大品种的种植面积最多;在上海,主种品种是红颜和章姬。不过,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开始探索新品种,白色系的“白雪公主”“白色恋人”“雪兔”,淡粉色的“京郊小白”“淡雪”“粉玉”等新品种纷纷亮相。即便是传统的红色草莓,也多了“越秀”“越心”“圣诞红”等新品种。
“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单一的草莓口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何永娥说。今年,合作社新添的雪兔、越秀、越心等新品种很受市场欢迎:雪兔浑身雪白,可籽是鲜红色,很像兔子的红眼睛。最稀奇的是,这种草莓一口咬去,带有浓浓的冰淇淋味,十分独特。越秀、越心比常见的红颜、章姬草莓更漂亮,光泽度很高,一个细长,一个矮胖,口感酸酸甜甜,香气浓厚。
位于崇明的喆畋农业公司选育了草莓新品种“菠萝莓”。菠萝莓有粉白色的果肉和红色的籽,带有淡淡的菠萝味。经检测,这种草莓含有原本存在于菠萝内的成分“菠萝朊酶”,能分解蛋白质,起到去油腻、促消化的作用。喆畋农业相关负责人说,很多人觉得草莓吃口清爽,而含有菠萝朊酶的草莓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从草莓新品种不难发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句话体现到具体农作物上,就是新品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据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颜伟中介绍,这些年,上海地产草莓的品种发生了不少变化:起初,上海种植了不少“丰香”品种,随着该品种自身种性退化,又有容易感染白粉病、管理耗时费力等缺点,农民用脚投票,转向了以红颜、章姬为代表的草莓品种,这两者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市的98%,“如果整个地区栽培品种过于单一,那么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都会扩大。”所以,引入新品种对上海草莓产业很有必要。
何永娥说,合作社每年都会引入新品种,并筛选那些既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又利于推广种植的,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的共赢,“目前,白肉草莓售价是红肉草莓的数倍,如果能种出口感好又易于管理的白肉草莓,消费者满意,农民也有积极性。”
供需对接如何更高效?
不少人觉得,上海种植成本高,地产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农产品。比如,在服务上海的生鲜电商平台和超市卖场中,草莓的平均售价约为每斤50元;即使在部分主打“拼团”“产地直销”的电商平台,草莓均价也在每斤30元左右。而上海地产草莓的基地零售价通常在40元以内,批发价更低。可见,地产草莓的价格并未高于外地产的草莓。
事实上,类似草莓这样讲究新鲜度且保质期短、运输难度高的地产农产品,还有优势:运输距离短,有助于减少损耗,且可以等到自然成熟后再采摘。它们应该是经销商眼里的“香饽饽”才对。
那么,影响这类农产品供销匹配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可能是知名度不够高。很多经销商不知道上海有那么多的好草莓,宁可去外地进货,也不选择上海本地产的。”在上海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一场供销对接会上,上海近10家草莓生产合作社负责人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业内人士由此提出,提高地产农产品的知名度,既要有更多的供销对接活动,更要打响农产品品牌。
颜伟中说,农产品一般带有强烈的产地属性和品类属性。以草莓为例,若能把草莓产地和品类企业化,使品牌与“原产地”“正宗”等概念挂钩并植入消费者心中,有利于提高地产草莓的知名度。比如,嘉定区的“农灯”、金山区的“鑫品美”、青浦区的“淀湖原味”等都是区域公用品牌,统一标准种植,利于当地草莓生产者在行业里脱颖而出,增加产品的辨识度。
文化对塑造农产品品牌也很重要,特别是利用农产品产地的特色文化,可以塑造产品的稀缺性。比如,青浦区白鹤镇既是上海草莓之乡,又是沪剧这一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白鹤草莓由此被赋予文化与历史的内涵,当地还将草莓与旅游伴手礼相结合,拓展草莓的销售场景。
为农产品设计合适的运输、销售方式同样重要。例如,草莓不耐压、难保存。于是,有的合作社自己研发了草莓专用外包装,并当场演示给采购商看:有了这样的包装,草莓从离地一米高的距离摔到地上,也不会损坏。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韩珊月建议说:“农产品保鲜和运输是经销商的‘痛点’,如果有合适的解决方式,自然能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所以,鼓励农民多从销售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广。”(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