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中的申城 “暖经济”再一次被引燃

2021年01月07日09:57  来源:上观
 
原标题:寒潮中的申城 “暖经济”再一次被引燃

  继去年岁末的寒潮之后,上海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已拉响。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6日8时起的48小时内,上海最低气温下降8℃至10℃。7日预计本市全天气温都在冰点以下,最低气温出现在夜里,只有-5℃。8日早晨,最低气温更低,市区在-6℃左右,郊区在-9℃到-7℃之间。

  镜头一

  “黑科技”加持羽绒服不臃肿

  寒流之下,羽绒服热销。前两天,国内服饰集团波司登公布了一份战报:元旦当天全国线下门店销售额突破2.36亿元,创单日线下销售新纪录。

  昨天,记者漫步上海各大商场,发现市场热销的羽绒服品牌不少,保暖、时尚和“黑科技”是今年羽绒服畅销品牌、畅销款式的共同特点。

  “美丽不冻人”受欢迎

  工作日中午,南京东路步行街波司登旗舰店客流不少。在门店陈列的商品中,“臃肿”二字已与羽绒服说“再见”,哪怕适合零下30℃环境穿的“极寒系列”,也因立体裁剪显得比较修身。店员说,这是供专业人士户外行动穿着,不可能走臃肿路线;相反,要强调“干练”“美丽不冻人”,比如装上针织高弹袖口,既轻巧,又能避免“钻风”。

  针对不同的“穿着场景”有不同的设计,也是羽绒服的卖点。波司登羽绒服有极寒、高端户外、经典商务等不同系列,分别对应专业科考、运动、通勤等不同场景;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门店中,能与各种运动服装搭配的羽绒服款式占了大多数;Lily、VEROMODA等时尚品牌的羽绒服则强调潮流,不乏材质混搭等设计;快时尚品牌优衣库的羽绒服也很多,既有适合外穿的长款、厚款,又有内外皆宜的轻薄款。

  记者发现,打动消费者的还有羽绒服设计上的细节。曾创下每天在全球卖出10万件记录的优衣库轻薄羽绒服,靠的就是细节:一是羽绒服又轻又暖,装在收纳袋里的轻薄羽绒服不过两个拳头大,便于携带;二是轻薄羽绒服虽款式简单,但非常百搭。比如衣领有圆领、V领、高领等不同设计,有的款式还可以用搭襻将圆领变为V领。

  服装业也讲“黑科技”

  不仅好看,越来越多羽绒服企业开始在“科技”上做文章,让人信服的数据、实验,成为招揽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加拿大鹅受欢迎的一大原因是它有出色的保暖性能。这与它使用的面料、填充物、裁剪方式、加工工艺都有关系。”某服装企业负责人说,“国内品牌并不缺好的原材料和技术实力。这些年波司登能打翻身仗,重要的原因是把这些技术与设计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营销告诉消费者。”

  波司登旗舰店里的几个实验装置很有意思:一个聚焦蓬松度——同样重量的羽绒,蓬松度高的所占空间大很多。还有两个展示面料的防风防水性能——打开实验装置的风扇,可看到防风面料立刻阻隔了风,面料另一端的羽毛静止不动。

  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与充绒量、蓬松度密切相关,普通消费者往往觉得,充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强。蓬松度对保暖性也很重要。羽绒越蓬松所占空间越大,形成的保暖层大,保暖效果越好。蓬松度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每盎司(约30克)羽绒所占立方英寸的数值;如果1盎司羽绒所占空间为600立方英寸,那么蓬松度为600。入门级羽绒服的蓬松度可能不到500,但适合极低温环境的羽绒服,其使用的羽绒蓬松度能达到1000。

  镜头二

  取暖器成刚需防寒不误通风

  便宜的不到百元,贵的也不过七八百元,家电卖场里,取暖器成了最火的应急商品。“去年岁末‘霸王级’寒潮时,我们柜台的取暖器销售环比翻了一番。今天一早到现在,也已卖出二十几台。”记者昨天下午来到国美电器光新店,一楼取暖器柜台的店长说。

  入冬以来取暖器一直好销

  上海人目前取暖主要有几种方式:空调、地暖、明装暖气片以及取暖器。市面上常见的取暖器主要是指电加热取暖器。欧美、日本家庭使用比较普遍的燃油取暖器,国内因为油价高,所以使用得并不多。

  店长说,尽管空调取暖已成为主流,上海市民家庭安装地暖、明装暖气片的也越来越多,但取暖器具有价格便宜、移动方便、局部加热迅速等特点,也一直是市场刚需。一位正在现场挑选商品的顾客说:“空调太干,开地暖热得慢,所以趁着这场寒潮还没有完全到,我再买个取暖器。”

  “今年入冬以来,取暖器一直比较好销。往年,我们的顾客主要以租房客和老年人为主,如今年轻顾客、小家庭也多了起来。”店长认为这一变化与疫情有关,“疫情发生后,专家反复倡导开窗通风。空调制热时如果开窗,热量会损失掉不少,而取暖器只是局部加热,开窗影响不大。”

  各路大军投身行业竞争

  寒潮与疫情“碰头”,让今年成为取暖器行业的“大年”,由此也引发各路大军纷纷投身行业竞争。

  以电器销售闻名的某电商平台上,取暖器品牌达到三四百个,除了在家电实体渠道最常见的取暖器品牌如美的、艾美特等之外,一些知名的国产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视品牌,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叫得上名字的国产家电品牌,都已涉足取暖器商品,甚至内衣品牌“南极人”也有了取暖器商品。300多个品牌中,还冒出大量不知名的牌子。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是因为取暖器行业门槛低,一有寒潮便会成为刚需,不愁销量。所以,每年都有不少非专业品牌,委托专业生产企业进行OEM代工,加上原有品牌的知名度和自身销售渠道,抢一波商机并不难。

  专家提醒,无论品牌名气多大,也无论购买取暖器的渠道有多丰富,作为顾客,即便是应急消费,也要不忘以下几点:

  一要挑选正规商家,保留购物发票。

  二是购买电取暖器时,认真查看商品包装和产品说明,最重要的是要认准国家强制性认证“CCC”标志。

  三是要注意检查一下商品的外观装配,确保开关、旋钮等灵活好用,最好现场通电试验一下产品的效果。

  四要选择合适功率,电取暖器为高功率电器,购买前一定要确定好电器功率和家用线路是否具备承受能力,同时,要确认具有限温器、温控器等多重保护,确保安全。通常情况下,12平方米的居室适宜用900W的电暖器,15平方米的居室适宜用1500W的电暖器,20平方米的居室,在电源线路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2000W以上的电暖器。

  镜头三

  火锅店配商场长尾效应明显

  昨天17时,还没到下班高峰时段,记者走访多个商场发现,不少火锅店门口,已有不少消费者开始排队。

  从最初的川式火锅,到潮汕火锅、老北京火锅,再到如今台式、泰式、港式、日式等品类百花齐放……上海的火锅文化经历了多次更新迭代,一直得到消费者垂青。而火锅店因强大的人流吸附能力,成了各商场招商“标配”。

  火锅店入商场成“引流窗口”

  徐汇绿地缤纷城日均人流量5万人次,一口气引入了5个不同品类的火锅店。招商运营总监陈黎华告诉记者,火锅的搭配自由度高,各种锅底、各色调料、肉蛋蔬菜可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很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七宝万科广场负责人说:“火锅社交性很强、受众面比较广泛,适合朋友聚会、商务聚餐,老少皆宜,尤其是年轻客群。尽管眼下餐饮品类丰富,但90后、00后对火锅的喜爱并没有减少,火锅仍是餐饮的风口。”

  据美团点评统计,目前上海火锅店近8000家,比去年增长20%;在上海餐饮市场各类业态中,火锅订单量和消费金额均排名第一。另据“美味不用等”数据,火锅是在线排队最频繁的餐饮业态。

  商场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纷纷引入火锅店,意欲打造成商场的“引流窗口”。长宁来福士广场、闵行七宝万科广场都引入了至少7家火锅店品牌,普陀区环球港购物中心则有10多家火锅店。引入商场的火锅店,大多没有令商场失望。长宁来福士和七宝万科广场不约而同引入“大渝火锅”,长期占据“顶流”之位。

  线上排队避免线下人群聚集

  经历疫情,消费者对餐饮卫生、用餐体验要求更高。受欢迎的火锅店往往排长队,怎么避免人员聚集?在这个问题上,火锅店顺势而变,通过线上排队有效减少线下等候人群出现聚集现象。

  海底捞火锅在上海的人气始终不低,排队等候是常态。元旦假期,记者17时30分到达一家门店,被告知要等候90分钟以上。不过,为避免人员聚集,又为安抚消费者,商家在提供通过手机提醒排队进程的号牌之余,还提供免费菜肴额度,“希望取得消费者的谅解。”

  “美味不用等”相关人士说:“很多排长队的火锅店都引入了线上排队功能,消费者取号后不需要在店门口等,而是可以兜兜逛逛其他商户,等快轮到了再回来用餐。”

  火锅店菜品更易实现标准化,经营者为扩大效益,会拉长时间,翻台率比较高。将上海首店开在环球港的巴奴毛肚火锅店,在其他省市曾有高达700%的翻台率。在商场看来,火锅店这种导流入口的“超长待机”,可形成“长尾效应”,有助于商场内部生态的塑造。

  消费者等候用餐的两个小时,对商场其它商户来说是商机。消费者在兜兜逛逛中,可能买了件衣服,也可能陪孩子买了件玩具。部分商场运营方表示,由于经营时间较其他餐饮品类更长,火锅店能与商场内其它休闲娱乐业态整合,形成一条服务链,增加消费者在商场的逗留时间,从而提高商场的销售额。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