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麟:

活力、品质、温度共谱“融乐家园”

葛俊俊

2020年12月14日11:01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者按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6月,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以此为主题,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

在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上海基层街镇取得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创新经验,遇到了哪些难点、痛点问题,今后有哪些规划和畅想?人民网上海频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联合推出“上海街镇书记面对面”系列访谈,今天推送第十一期——闵行区古美路街道。

古美路街道地处闵行区东大门,与徐汇区虹梅路街道接壤。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是一个以居住为主的城市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是一个“移民型”新社区。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党的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提升居民获得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古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伟麟

“把不同地域的居民凝聚在古美,从有形聚居到内在融合,是街道党工委的实践与追求。”古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麟表示,近年来,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引领下,街道打造“城市家园党建”品牌,着力营造安居宜居的家园环境和家园认同。

“我们不断加强家园建设,强化居民主体地位,以安居宜居环境、融合和谐的氛围,持续提升古美社区的品位形象。”张伟麟指出,要实现“人人共治秩序、人人共建品质、人人共享温度、人人共赢出彩”的家园认同,离不开古美的活力、品质和温度。

古美“城市家园”党建正式启动

“古美的活力,来自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下的众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既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张伟麟认为,人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治理需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有效激发基层活力。

“古美的活力,来自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下的众治。”张伟麟指出,古美的众治,有两个层面的内涵。

在街道层面,系统打造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和法治的有机体。街道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思考,制定了古美“城市家园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分类打造了居民自治特色版、提升版和基础版,分片区成立了6个家园共建委员会,让各个群体、各种治理方式融为一体,互相支撑,形成最大合力,发挥最佳效能。

在居民区层面,通过构建居民社区治理平台,充分激发居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居民以民主协商、自助互助的方式,自发地参与小区事务,有效打造了社区治理共同体。例如,街道打造的居民区“云邻里”平台,使居民足不出户,在手机上“指指点点”,就能对道闸增设、岗亭拆除等事项进行“云表决”,既拓展了居民对小区事务的参与面,又让居民知道自己的意见有分量。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张伟麟认为,街道在努力寻找居民需求这一最大公约数的同时,家园建设、社区建设在居民的心中,成了大家的最小公倍数。

“古美的品质,来自于对居民诉求的回应”

作为闵行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居住型社区,古美路街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顺应居民多样化需求,将更多的社区资源分享给居民?

“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不断擦亮古美的精神底色。街道积极顺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居民获得感”这一落脚点,主动服务,落细落实,打造居民看得着、摸得着、能感受到的品质社区。

新建成的古美艺术中心

品质首先是对居民需求的一种精准对接。近来年,针对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街道扩建了图书馆,使用面积和馆藏书目有了成倍的增长;新建了古美艺术中心,一楼的朵云轩展厅“月月有展览、半月有讲座、每周有文化活动”,让居民近距离享受艺术“大餐”,二楼大众书局里的书香和咖啡香吸引居民流连忘返,成了社区品质的新代言,入驻三楼的艺术大师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如书画培训、写春联等,通过言传身教,让高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水绿相依、生态宜居的社区生活秀圈

“品质不仅仅是居民需求的对接,还应是居民需求的引导和拓展,一种双向提升。”张伟麟表示,近年来,街道以社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打造一个有品质的社区生活秀圈。一方面,秀圈对接了社区居民在生态宜居方面的需求,将4条主要道路不同景观带串联在一起,设置了可休憩的凉亭、可垂钓的平台等休闲设施,打造了“春花、夏荫、秋果、冬青”四季景观,构建了“水绿相依、曲线串珠”的景观系统,成了社区居民休闲休憩的首选地。另一方面,秀圈又刺激了居民在运动和健康上的需求,将滨水漫步、健康慢跑和活力骑行三个功能集为一体,让健康小屋、健身器材、健康宣传等设施错落其中,让之前宅在家里的居民愿意走出来,不愿运动的居民乐意跑上几圈,居民对自身的健康比以前也更加关注了。

“古美的温度,来自于底线民生、基础民生和品质民生的保障”

古美路街道成立20多年,是一个年轻街道,但老龄化的程度比较高。养老服务需求,成了街道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居民期盼的一个热点。

“古美的温度,来自于底线民生、基础民生和品质民生的保障。”张伟麟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一以贯之地打造贴心的养老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服务供给,更为有效地满足老人的需求。

增加服务供给就要在用好有限资源上下功夫。针对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街道尽力把有限资源优先留给老年人。前不久,街道新开的一家社区食堂,可同时容纳100余老年人集中就餐,价格实惠,营养健康。食堂还可专门根据老年个体的特点量身定做,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开业仅几天,最初准备的1000张就餐卡供不应求。张伟麟表示,“街道将拓展社区食堂的送餐上门服务,把‘舌尖上的养老’进一步做细做实。”

增加服务供给就要在搭好社区平台上出实招。针对低龄老年人身体好、时间多、想作为的特点,街道搭建了“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平台,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伟麟表示,“老年人更懂老年人的心思,低龄老年人对高龄老年人的关心更到位、服务更精准、结果更满意。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由此焕发了新活力、新内涵。”

增加服务供给就要在做好实践探索上见成效。针对养老院内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实际,街道在闵行区率先探索开放式养老,以“街道补贴一点、机构承担一点、企业支持一点”的方式,打开社会养老院的“围墙”,让社区老人有机会到养老院“串串门”,享受养老院专业的服务。

坚持“用脚丈量社情、用心体悟民意”,古美路街道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社区治理,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有机体,以“敦亲睦邻、融乐家园、和谐古美、品质生活”为愿景目标,让“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古美演绎得更加深刻、实践得更加出彩。(古美路街道供图)

(责编:葛俊俊、金煜纯)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