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颠覆性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
半导体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超硅
小身材大容量的高温超导电缆……
这些材料界的“大牛”都集聚在
上海超能新材料科创园
这个经历了25年发展的传统产业园
正焕发出别样的新风采
开辟专属的“超能”新天地
一条百米河道,一座千万级中试车间
溢出满满“科技感”
站在园区内的尖头村河边会发现,隔网一边大约100米的河道水体清澈,与另一边水体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园区给上海大学科研团队开展石墨烯复合新材料治理试验提供的中试场景。
这项技术最早源于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团队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时,园区第一时间开放了内部6条河道作为团队的试验场景。从目前的试验情况看,新材料对于封闭式的水体水质改善效果明显,能修复水生环境,且无毒无害。
有了园区内的中试推广示范效应,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北京、无锡等地落地应用。团队根据反馈也在不断优化产品方案,有望在更大体量的河道发挥作用,为生态环境贡献智慧。
在石墨烯锂电池中试车间,上海懿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多款石墨烯锂电池正在进行产业化前的技术性能优化。此前,动辄千万的中试设备对于研发团队来说根本无法承受,同样的中试工作只好委托厂家进行,研发效率不高。
这条中试线去年建成后,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速。今年8月,上海懿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且在园区牵头下,跟几家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企业建立了意向协议,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其中的一款产品将有望推向市场。
(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展示馆)
石墨烯平台的展示大厅,石墨烯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材料、智能服装、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战略性产业的应用集中亮相:世界首个实现量产的8英寸石墨烯晶圆、已在航天应用的烯碳铝合金材料、石墨烯口罩……
(8英寸石墨烯晶圆,已完成中试,部分中试产品销到国外,项目已开始公司化运营,计划今年量产)
其中,有80%左右的成果源于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这里也是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落户宝山城市工业园三年来的成果荟萃之地。平台成立以来,建中试线、引顶尖团队、创新服务,打通石墨烯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每一个成果背后,都给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带来无限发展空间。
一个地块,一个创新圈
引发一连串区域“蝶变”
超能新材料科创园所在的宝山城市工业园是1995年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市级工业区,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市郊结合部,是距市中心最近的市级工业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在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土地资源紧缺矛盾日益凸显,园区未来更多需要依靠“存量盘活”释放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
就在11月30日,园区内新落成的城工科技绿洲迎来环上大科技园入驻。位于园区核心地段的科技绿洲项目,此前正是从钢管加工和机电加工这两家传统制造业工厂收储后,重新开发而来,占地129.6亩,建筑总面积25万5211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税收收入2亿元,将成为园区的创新驱动核。
(城工科技绿洲效果图)
从工业厂房变身科研中心,城工科技绿洲聚焦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智造、工业互联网四大功能产业,汇集标准办公、科创办公、研发实验、园区配套四大产品,是集孵化、研发、办公、商业于一体的产业综合航母;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周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主动承载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功能,推动园区向科技创新园区转型升级。
(宝山城市工业园已被纳入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并处在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域)
从1到N,为将科创成果转化为产业实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园将成为宝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的重要一极。
为了更好地发挥承载功能,道路、交通、生活商业配套、甚至路边绿化、外立面整治等各种园区提标升级工程已经列入未来规划,力争3到底年,完成园区所有地块的盘活任务,园区整体税收翻一番,处于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前列。
(南大生态智慧城效果图:图源自“上海宝山” 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内,南大生态智慧城处于核心区)
在上海着力打造的市域空间新格局中,宝山是“南北转型”的重要一极。面向十四五,宝山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可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区,优势在于拥有产业空间和应用场景。未来,这一“长板”还将被拉长,呈现一个校区、园区、社区、城区和谐发展的新生态。
宝山向着
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之一的目标
动起来!火起来!
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