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黄浦——

走进全息课堂,体验趣味课程,智慧教育是一场教学接力、资源共享

陈晨

2020年12月02日11:39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课堂外的老师与孩子们“面对面”上课、课堂中的孩子带着VR眼镜,积极踊跃地抢答互动。

上海市格致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成都教科院附中、青岛萃英中学四地名校名师,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影创科技混合现实技术共同打造了一堂全息物理公开课。

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在上海市黄浦区的教室中一一实现。

不是同课异构,而是教学接力、资源共享

在上海市格致中学,师生通过佩戴智能眼镜,展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课程,借助混合现实眼镜的全息显示和交互特性,将α粒子散射实验清晰直观地呈现在现场师生的面前,将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充分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

上课开始,上海这边的老师首先引入了极光的概念。同学们在MR眼镜的帮助下,仿佛置身北极,真实感受到了极光的奇幻。老师进一步解释说,极光的形成,与地球磁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极光的形成有三大个重要过程:太阳风产生的带电粒子、地球磁场把带电粒子吸引到南北极、与大气成分运作激发。

在顺利引出磁场的概念之后,老师将课堂交给了青岛现场。青岛课堂的姜老师继续就磁体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随后,是上海课堂现场,讲解的是电流磁场部分的内容,同时,将“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究竟是怎么分布的?其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抛给了北京课堂。

北京十八中课堂则就导线的形状、环形电流磁场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可以发现,4地4课堂,都是就“磁场”这一主题进行授课,但每个课堂授课的内容是不重合、没有太多交叉部分的,是将同一主题进行了分解。

据了解,该课程由上海移动南区分公司携手上海市格致中学、影创科技共同打造。不仅仅在上海,这堂课的内容也可以实时同步至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三所中学进行远程教学,贫困地区的学生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人工智能教学技能,让老师教的轻松又有针对性,学生学的越快又有成效。

对于这种全息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黄浦已经开始发力,更有老师与记者聊到,未来常规的课堂,应该是真实和虚拟相结合。像物理、化学课程,实验、动手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也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无法反应出来的,需要突破的部分,再运用虚拟技术。

打造智慧云学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如今,黄浦区的各学校敏锐地捕捉到前沿需求,卢湾一小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之一,卢湾一小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智能化水平,云手表、云课桌、云阅读等云系列智能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在云端开花结果。

其促进作用绝不仅仅利于学生成长,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打破课上课下的界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智慧教育”概念,即智能时代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要有更大幅度的改革和转变。智能教育重点要解决的是教育均衡问题、个性化教育问题。

前沿技术助力智慧教育

5G及混合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融合,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创新驱动教育发展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MR混合现实技术对网络带宽和时延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5G+MR全息课堂接入高速率、低时延的中国移动5G网络,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显示画质和更低的渲染时延。

5G+MR全息课堂是一套基于MR/AR/VR、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高度融合、高度沉浸、高度交互的教育解决方案,体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理念;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学形态,不仅激活了每位学生的创造力,更大幅提高了学习效率,满足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打造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塑造课堂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建成支撑课堂转型的智慧教室,培育信息化助推课堂转型的先进教师……黄浦区一直在努力,“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黄浦区教育局告诉记者,未来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