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明校史,南洋模范中学拓展德育新境界!

2020年11月05日10: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前,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杭州 中小学名校长德育研讨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

在以“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为论题的四方论坛交流环节,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陈宏观与其他3位多年来深耕学校教育的一线教育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德育方向和发展路径。

史鉴初心 以史育人

“南洋”是晚清、民国期间,国内的一种地方区域称谓,是指长江以南靠海洋的区域,和“北洋”相对应。南洋模范中学源自南洋公学(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南洋公学建立,下设四院,一为师范院,二为上院,三为中院,四为外院。其中外院是公学的附属高等小学,也就是南洋模范中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的建立,就是近现代国人自主发奋图强、“科教救国”的产物。

醒狮明志 模范立校

下面一起来瞧瞧南洋模范中学百余年来从“科教救国”到“科教兴国”的点滴“足迹”

从“救国”到“兴国”

从传承到发展

校史入心,激发爱国情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在抓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同时,还推出了“党员教师进课堂上思政” 强化版项目,结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历史时间节点,组织党员教师集体备课,有机融入金山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李一谔等烈士校友红色文化故事,以及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张光斗等院士校友扎根祖国大地的科技报国故事,向学生讲述家、校的人文情怀,展现祖国百年历史中的经验与成就,构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

校史开源,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部门联动,发挥学校国防教育特色,与上海航天局联手打造“青锋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本课程。

五育并举、融入学校篮球教育、交响乐教育特色,班级篮球联赛、新生音乐会已经坚持20余年。同时,不断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爱国、爱校、爱家、爱社区的真挚情感。

新生入学,学生要品读校歌、学唱校歌;社会实践,学生要参观上海交大博物馆等历史印记;清明时节,学生赴龙华烈士陵园祭扫学长。

校史入境,时空对话

学校建有校园十景,随处可以看到校训石、主题雕塑、名人题字,设境导学、环境育人,让学生能够跨越时空和先贤交流对话。

探索德育工作方法

拓展德育工作思维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树立报国之志

实践报国之行

来源:文明徐汇微信公号

(责编:董志雯、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