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0月28日电(陈晨)提起中华牌卷烟,国人耳熟能详。
这一上海老品牌,标志性的红色外包装,记录了无数普通老百姓的有纪念意义、值得庆贺的日子。
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中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烟草品牌,而是一个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从诞生开始,中华品牌便肩负“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的使命。
如今,六十九年过去了,除了中华,熊猫、红双喜、牡丹、大前门等民族品牌也逐步做精做强,在这些品牌不断发展的背后,是卷烟生产制造逐步从传统迈向智能的产业变革。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烟草浦东科技创新园区一探究竟。
烟草人坚持的“初心”,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上海烟草浦东科技创新园区位于国家级工业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北至秀沿路,南靠秀浦路,东临申江路,西接苗桥路,总占地面积约645亩,总建筑面积为43.2万平方米。园区以龙游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为科技研发区,北区为生产实验区,也就是上海卷烟厂D区工房,占地面积462.80亩,建筑面积30.22万平方米。
现场操作工人告诉记者,智慧工厂是上海卷烟厂的建设目标,可大幅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最重要的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通企业的各个流程,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正在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发生系统性、整体性变革。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同样要用智能制造这把“新钥匙”突破旧瓶颈,培育新动能,跟进技术发展新方向,树立品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我们努力想要打造的智慧工厂,是对生产效能的提升,更是对产品质量的再提升。”上海烟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是每一个烟草人对产品质量的坚持,更是对‘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初心使命的诠释。”
每箱烟都有“身份”,无形的数字网络正在织密织强
记者在车间看到,近几年,上海卷烟厂为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赋予了数字身份,使原料、烟丝、半成品烟丝储存、装箱等生产各个环节间的投入物和产出物有了关联,形成了完整的加工过程数字跟踪。下阶段,工厂将收集的整理烟包RFID(射频识别技术)、半成品烟丝箱条码、成品烟箱条码、辅料条码,重绘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打造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智能追溯平台,实现快速完成其上下道物料智能跟踪和定位。整体平台通过逐一构建数据接口实现质量数据孤岛的打通,并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异构数据的统一检索和调用,从而避免缺陷产品流出。
记者在车间看到一个大屏幕,整个项目有条不紊的运行着,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但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大屏幕上便一清二楚。此外,上海卷烟厂的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化是基础,数字化是工具,智能化则是目标,看得见的是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服务,看不见的是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务是信息的处理与优化,工厂/车间内各种网络的互联互通则是基础与前提。没有互联互通和数据采集与交互,工业云、工业大数据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上海烟草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烟草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运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构建新机制等,持续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建设“新时代,新一流卷烟工厂”,努力打造“智造”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上海卷烟厂辅料仓库采用新型的AGV系统,该系统除了常规控制系统的功能外,还具备双向调度功能,能为车和机台之间寻找最佳适配度,通过计算路径消耗、距离、方向等因素,寻找最佳的无人小车前来服务。此外,工厂还开展了制丝复杂环境下智能配送系统的研究,希望通过智能化的内部物流系统,力争在减少对原有管理流程、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与生产线更改的基础上,实现物料的长距离驳运辅助,实现物料配送过程中劳动强度的降低。
上海卷烟厂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复制,建设智慧工厂,不能“赶时髦”,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智能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从技术、业务、人员等多方面做好整体规划。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对业务管理进行迭代升级,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高效完成业务重构,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协同推动行业智能制造发展。从长远来看,智能制造也不是一个节点或一个企业自己就能做成的,需要全系统全价值链的打通与整合,将以前大规模制造时代串联的相关方整合形成并联序列,与终端消费者互联,从而打通整个价值链,初步形成高效运转的消费生态圈,带动整个产业链价值升级。
据了解,上海烟草将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劳动密集企业转型、生产组织高效协同和供需资源精准配置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未来,浦东科技创新园区将打造成为上海烟草的“智造”新高地和“智慧”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