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学——小语种学习者掠影

2020年10月21日19:11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导语:近些年来,关于“小语种”的话题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全世界7000种语言中,除去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法语这六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之外的语言统称为“小语种”,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汉语和英语之外的都称之“小语种”,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投身于小语种专业、也有越来越多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开始学习小语种。这些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人们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小语种?他们对自身又有怎样的定位和规划?

不同寻常的抉择

2020年7月8日的下午三点,上海高考最后一门科目外语准时开始。和其他五万名考生一样,张枫也身处全市104个考点中。不同的是,当绝大部分学生打开自己的收音机开始收听听力时,张枫所在的考场却放起了磁带——并非出现了什么紧急情况,而是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考场:日语科目考场。

高考可以选择不考英语,这是很多人常常忽视的一个常识。在教育部2018年年初所颁发的新版高中课程标准中,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科目。也就是说,高考报名时可以不选择英语,而是可以直接用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这也是为何高考的其中一个科目叫“外语”而不叫“英语”的原因。其中,由于日语学习难度小、提分快、见效显著等因素,选择日语高考的考生人数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日语高考考生人数分别为1.6万人、2.3万人、4万人,2018年考生人数同比增长44%,2019年同比增长73%,增长速度惊人。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在新版高中课程中增设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扩大了高考选择英语外的第二外语的范围(图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局官网)

张枫和日语的缘分,和大多数学习日语的人一样,是从接触日本动漫开始的。在初中时,身边有一位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已经通过了日本语能力考试的最高级(JLPT N1)。羡慕之余,他偶然看到语言培训机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课外学习日语。张枫虽然是当时日语学习班里最小的学生,但上手极快,在初三寒假,他便通过了日本语能力考试的第二级(JLPT N2),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备战中考他曾暂停日语学习,但不久之后,他加入了日语游戏汉化组,并在高二通过了最高级的考试。

张枫在初中时便开始学习日语,他的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了他学习的基本语法点

张枫在高一的时候就了解到了高考可以考小语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在高考报考小语种这个念头,高二考N1前,张枫和父母提过一次,被直接拒绝了,当时张枫也能理解父母多少有些抗拒这种非常规选择的心理。在N1合格后,张枫又一次提出外语选择日语的想法,父母有些犹豫,但仍倾向于孩子选择英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然而,张枫中等水平的英语成绩加上一直两位数的数学成绩,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日语是否能争取到更高的分数。终于在高三前的暑假,张枫的父母同意了,张枫也做出保证,一定会比正常英语成绩高出10分以上。在高三一整年里,不仅老师偶尔过问,同学们也会一直好奇地去询问或是打量他的日语学习进度,这使张枫既感到自豪又感到压力倍增。幸好最后的分数达到了张枫当初设立的目标。在报考专业时,张枫还是选择了工科+金融方向,他直言:“学习语言类并不一定要从事纯语言工作,但是它能给你加分,尤其是在外企中。语言只是我拥有的一个技能,并不是我直接的学习工作方向”。

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各高校的招生录取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不得在国家政策规定外作任何限制,对小语种高考考生既做到了保障,又做到了鼓励和支持。但是小语种教育资源仍不均衡,至今也只有极小一部分高中能够开设非英语的外语课程教学,许多对于语言或是有天赋、或是有兴趣的学生在资源不足和高考压力的两座大山下,只能暂时将自己的梦想束之高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能遵循心之所向。

“选择西班牙语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当林欢回忆进入厦门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这两年的时候,她打趣地说:“大学比高中累多了,高中是在玩的不亦乐乎的生活里挤点时间学习,而大学则是在马不停蹄的学习中挤点时间来生活。”对于她来说,五分钟之内完成日常洗漱工作,然后骑上自行车去食堂吃热腾腾的小笼包,吃完便直奔图书馆占座学习——这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她最喜欢坐在图书柜期刊区的位置,那里有一个很大的落地窗,阳光可以透过玻璃洒在课本上,这使她感到十分舒适。

“选择西班牙语专业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林欢直言。她与西班牙语的缘分还得从英语说起。林欢喜欢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初一那年,林欢在表姐的mp3里听到泰勒的《Back to December》之后便深陷于其魅力,她在mp3里载满泰勒的歌曲,每首歌词都能倒背如流。不知不觉中,林欢的英语水平日渐提升,在课业成绩方面尤为突出,高中三年,林欢在英语科目的学习中时间花的最少,但在高考中却考的最好。在2017年11月的第一次英语新高考中,林欢考出了142分的佳绩,当年全省最高分为143分。除此之外,林欢自小也爱看美剧,《老友记》、《绝望主妇》、《纸牌屋》等知名美剧都反复看过多次。在看美剧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西班牙语在美国的地位十分显著,几乎可以作为美国的第二官方语言。因而她认为:学好西班牙语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比较有利。从此,学习西班牙语的种子逐渐在她心里生根。

在高中时,林欢心里就确定了未来大学的专业的方向:要和语言有关。当时她在法语、英语、西班牙语之间纠结:法语浪漫、英语简洁、西班牙语热辣,各有千秋。此时,之前在她心中埋下的种子发了芽。得益于她获得的国家级竞赛——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一等奖,林欢获得了厦门大学自主招生的机会。在自招考试中,一个环节是考官说出一串不知是什么语言的单词要求考生模仿发音,另一个环节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齐聚一堂,侃侃而谈。林欢凭借自己出色的发挥,顺利通过了自主招生,读上了心仪的西班牙语专业。

剧暮时分,林欢所饰演的少女quiteria牵起心爱人之手,深情款款地说出蜜语之词,结束了这场演出。聚光灯下,林欢穿着红色华服显得格外动人 

苦读的日夜里,林欢会用关于西班牙语的影视与文学作品来解解乏, “佩德罗·阿莫多瓦古怪又煽情,能敏锐地抓住我共情之处,他深谙如何叙述出沟通交流无法抹去的孤独感”,因而她最欣赏这位西班牙导演。她喜欢佩德罗所导的《关于我的母亲》、《不良教育》,但她最念念不忘,可以反复品味的是《对她说》,“佩德罗善于刻画女性,女性的丰富与神秘在他的镜头里展露无疑,《对她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部影片以两位女性为主角,一位是斗牛士Lydia,她像一朵原野中迎风盛放的花,粗犷而不乏柔情,另一位是芭蕾舞者 Alicia,则是另一种女性美的典型,柔美青春,楚楚动人,“两位女主角恰好呈现出我所解读的西班牙语的两面,一面热情奔放,一面柔情似水”。

林欢亦喜爱智利诗人Pablo Neruda。她喜爱他诗中的浪漫元素,爱他的忧伤与甜蜜。

图为Me Gustas Cuando Callas 诗篇节选部分

2019年12月7日晚,一场外语学院的好戏在大礼堂上演,林欢所在的班级演绎了西班牙文学“殿堂级佳作”《堂吉诃德》的 “自封骑士”、“大战风车”、“荒唐婚礼”等经典片段,林欢在剧中分饰两角,一个角色为温婉明媚的少女Quiteria,她是爱情故事里的主角;另一个角色为虚情假意的公爵夫人Duquesa;对两个角色的解读帮助林欢走进更深的故事里,读懂“喜剧”故事里的悲剧人物。林欢与她的同学们为此部戏剧的完美上演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准备,每天都会在忙碌的课业中挤出两个小时来排练,林欢的戏份很重,为了背下台词与体悟人物,她反复阅读原文与背诵台词,甚至戏剧的排练现场也钻进了梦境之中。

林欢在学业中的努力换来了连续两学年专业第一的好成绩,按照惯例,每一届西班牙语专业第一名的同学可以在大三前往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交换学习一年,林欢内心对此充满期待,但是她的妈妈担心她一个人在国外生活不安全,希望她放弃这个机会,她本人也是十分纠结。而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剥夺”了林欢选择的权利,这对于林欢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虽然很可惜我去不成了,但是我不用再纠结了”她坦言道,“而且,如果我能保持现在的成绩,大四的时候我可以保研到北大,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林欢从前看《纸牌屋》时,就着迷于风云诡谲的政坛,想成为外交官。如今,林欢仍想完成儿时的梦想,但她也给自己增加了去对外办事处工作的选项,还有做西班牙语老师的退路,让自己的热爱有处可安放。“不管怎么样,我不会放弃我热爱的语言”。

未来的跳板

“查到成绩了,我是专业第一,一年的辛苦没有白付出。”肖楠的话语中带着欣慰。与林欢一样,肖楠也通过高考进入了小语种专业,不过选择了另外一种语言——法语。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法语的两年来,肖楠一日不敢松懈, “我一定要证明给父母看,就算大老远离开家,我也能过得很好,学的很好” 。

肖楠迄今忘不了,母亲在得知自己要去北京上学时,在饭桌旁偷偷抹眼泪的情景,母亲不希望她离开家,去1531公里外的北京。查到录取消息的那天是2018年的7月17日,她正在家附近的商场里做管理娃娃机的兼职。那年,北二外在浙江录了两名学生,一名647分,另一名642分,位次为9801,与肖楠的分数和位次完全一致。“我顿时就意识到我被录取了。”肖楠立刻给母亲发了微信,告知这一消息。母亲在同一商场里开了一家店,距离不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了过来。她询问肖楠说的是不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母亲便一言不发,怅然若失地离开了。

“6年,6年,6年。”填志愿时,肖楠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6年”这个词,肖楠说,“如果我签了委培计划,毕业就可以成为本地的高中教师,但条件是必须待满6年”。母亲希望肖楠能够留下来,毕竟考虑到分配到的是铁饭碗的工作,比在外奔波安稳。母亲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写截止前一个小时,仍在劝说肖楠参加委培计划。但肖楠不希望自己被束缚在这个小城镇里,她渴望更大的世界,在走向更大世界的路上,法语是她的跳板。

13岁那年,肖楠第一次接触到法语。由国务院侨办和浙江省侨办主办的“201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浙江营-丽水分营”开营,参加本次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的营员包括来自世界13个国家的62位祖籍地为丽水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和市教育局选拔的18位本市优秀中学生代表,正读初二的她被市里挑选去参与夏令营。在夏令营里,她和一位全家移民比利时的20岁女孩Lily住在一起,Lily的爸妈在三十几年前移民到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他们在布鲁塞尔法语区经营着一家饭馆。Lily美丽,热情,带着朝气,她所使用的法语都变得摇曳生姿,肖楠感到“法语好美”,她的心被打动了。

2014年,Lily和肖楠参加了“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并在活动中相识。左一为Lily,左二为肖楠,右一为Lily的妹妹

正式入学法语对于肖楠而言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初入学时,肖楠有些迷茫,但她很快从师长身上获得了经验,她每天坚持晨间在教学楼朗读一小时,不管课业多忙,她都会每天抽出30分钟听法语听力,背30分钟单词。没有课的时候,她就会在图书馆自习。两年的大学生活里,肖楠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日日的坚持不懈让她的专业成绩有了极大的提升,她逐渐能够独立阅读法语文学原著,她最喜欢的法语文学原著是《小王子》,比起看中文译本,她认为“直接接触原版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看译本,其中始终隔着一个译者,无法真实地用自己的情绪去感受书中的情感”。学了法语之后,肖楠能够越过这个中间媒介,直接触摸到文字的脉搏,枯燥的语言学习在读到原生文字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专业的学习终究是为了未来铺路,面对未来,与林欢不同的是,肖楠“希望跨专业考研教育学,成为复合型人才,以后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留学之路,道阻且长

对于Frédéric来说,今年已经是学习法语的第三年了。从大学以来,他始终不变的计划便是赴法留学。那时,他就读于一所上海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然而,计算机学科繁忙的学业任务并未打消他学语言出国的念头。他利用课余时间报班学习了法语,开始了他漫漫语言学习路。

“我对巴黎的印象非常好,因此我十分向往去巴黎留学”。为了通过语言这关,他本科时报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法语辅修专业。“由于国家的补贴,那里的学费相当便宜,一年只需1000多元。我非常享受在那边学习的时光,因为那里的老师传授了我们许多法语的知识、也普及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常识。”

然而,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在中国举办的法语等级考试全部取消。和许多计划留学的学生一样,他在今年年底出国的计划未能如愿。

大多数法国高校普遍只接受DELF的成绩证明,而对于他已经拿到的,达到B2水平的TCF证书,法国高校虽然理论上接受该证书的申请,但现实中被录取的概率很低。可是,他没法在今年毕业时参加DELF考试。

未能如愿留学的他,只能选择毕业工作,再择机留学。今年年中,他进入一家传媒公司就职。边工作边备战留学的他,目前正在上海法语培训中心学习DELF B1.1(2)的课程,除此之外,他还报名了一个法语口语班。

“我每周都要在这里上7个多小时的课,但我并不觉得很累。这里的课程十分有趣,和上外辅修的中式教育完全不同。因为这里有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大家发言和回答都很积极,每个人都不是单单的为了考试和证书而学习。”

“我一直在我的人生规划里有一场留学,我很想体会异国他乡的文化,正如我所说的,法国文化十分吸引我,包括电影、美食、宗教、习俗和政治等领域的特色文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国的电影,我永远忘不了《天使爱美丽》里,主角艾米丽看到心爱之人时的回眸一笑。”

对法语文化的热爱和对当地生活体验的向往推动着Frédéric前往法国留学,留学对于他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加分项。Frédéric坦言,“我未来的计划是定居上海,而一个优秀大学的学历以及一个好的工作会为我的落户加分不少。”

每周,Frédéric都会去培训机构上一节法语课

他直言:“我有很多朋友也和我坦言,去西方国家留学没有想象的这么好,相反会很辛苦。我去法国,也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对于那些不好的地方,我也会做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所面临的问题。”

语言-文化之桥梁

50岁的Joseph是一名华裔加拿大人,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都是官方语言,有着相同的影响力,因而,他从小便浸在浓厚的法语环境中。

由于工作需要,他常年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奔波,因此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法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欧洲的影响力——学会法语基本可以走遍全欧。

“实际上法语的影响力在欧洲大陆是要比英语大的,如果你会法语,你在欧洲基本不需要翻译,因为那边会说法语的人很多,而且哪怕不懂当地语言,也可以很容易地看懂当地的广告、公告、指示牌,因为这些语言都是差不多的,他们都和拉丁语有着十分巨大的联系。相反,英语比起拉丁语差别就比较大。“

法国是令Joseph印象最深刻的国家,Joseph在法国长期居留过两次,一次在巴黎、一次在里昂。

“实际上法国这个国家里的文化还是差的挺远的,巴黎和里昂明显不同,巴黎人就和其他大城市的人一样,对陌生人很冷漠。相反,里昂人就很好客。”那次,他居留于里昂时,正值法国人过圣诞节。Joseph在朋友家留宿,朋友经常带他前往亲戚朋友家做客,一起享用葡萄酒,美食。里昂人好像并没有把Joseph当外人,他们热情地接待他,并和他闲聊了许久。Joseph对居留里昂的经历念念不忘,因为在这次居留中,他真正体会到了法国人的热情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在Joseph的生活中,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屡见不鲜,而语言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桥梁,对于Joseph经常前往的法国和加拿大而言,法语都是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

“法语的确在交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我觉得不仅仅在法国,在其他国家,如果你会说他们的语言,他们自然更乐意和你聊。我的母语是英语,如果我对法国人说了一点法语,他们也会说一些他们掌握的、为数不多的英语来回复我。“

他补充道:“不仅如此,法语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化。法语的词义、语法使得其成为一门相当严谨的语言,这也造就了法国人的民族性。法国人说话、思维都比较极端,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法语的语言更多的只能表达一个比较明确的意思。在法国,你能很容易的就知道一个法国人是不是真的喜欢你、愿意和你交流,这点和中国很不一样。而我认为这样的严谨和极端正是造就法国国民性的浪漫的原因。三言两语很难说的清,不过简单的说,就是平时严谨习惯了,那就厌烦了,自然就会想浪漫一些。“

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许多欧洲国家成为了全球传染病的重灾区,使得航班大规模停航,Joseph的工作也就闲了下来。在这段闲暇时间,为了进修法语,他报名了上海法语培训中心的课程。 他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但却是最积极的一位,上课时,他常被老师点到。积极学习法语的背后,不仅是他工作的需要,也是他体会和品味世界文化的桥梁。

上海法语培训中心(虹口校区)的走廊。疫情之后,上海法语培训中心终于在7月等来复课

长年累月的外语交流,文化交流使得他对“中法文化融合”的感受颇深,Joseph是一名法学硕士,他对于语言文化的理解正如他对于法条和案例的考究和推敲一般:追根溯源、直指问题的关键。他认为,中法文化实际上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社会主义的联系。“尽管我们都说法国是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法国有着许多社会主义的地方,比方说法国的工会、福利制度和一些国有企业等。我认为,我们目前的环境太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了,却很难看到相同的地方,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差异,他们都是人类文明进化中的阶段、结果。差异只是表面的,深层次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和相同”。

在谈话中,他表露了对如今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方式的担忧,“只将大学学习与未来就业挂钩,忽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语言和文化。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用好语言这个桥梁。“

Joseph虽然出生于华裔家庭,但在学习中文时,仍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除此之外,他还接触过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现在回忆起来,Joseph认为在语言学习上花过的心力十分值得, “不同语言的学习促进了自己对跨文化交流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学习也并非仅仅只是“应对不时之需”,更是“要终身学习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枫、林欢、肖楠、Lily、Frédéric、Joseph为化名) 

作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汪颖骏 任浩文 倪宇振 指导老师 李道芳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