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上海篇

“沪”速前进,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

罗旭 金煜纯 何旭 轩召强 王晓啸 翁奇羽 唐小丽 董志雯 王文娟

2020年10月14日08:2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龙头,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承担着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要求和时代使命。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超大城市治理模式,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近日,“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团队来到上海,感受“沪”速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上海人民精雕细琢,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聚力攻坚突破,在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寻上海底色

探索农村发展潜力,立足特色开拓“美丽富路”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上海因地制宜,将小康建设蕴藏在美丽乡村之中。

崇明作为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为上海提供了约40%的生态资源和50%的生态服务功能。坚持绿色优势,崇明以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定位,将滩涂打造成诗意田园,并将于2021年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依托生态优势和中国花博会,崇明的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

“来崇明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到中午11点,建设镇虹桥村顾伯伯农家菜的院子就已经热闹起来,有不少客人进店购买新鲜蔬果,预约餐位。“刚刚又有一批游客预约带小朋友来体验做崇明糕。”顾伯伯农家乐民宿群发起人顾洪斌一边打电话安排订单,一边向人民网记者介绍。

毗邻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虹桥村的民宿事业蓬勃发展。以民宿为基础,虹桥村的田园文旅形成了包括“顾伯伯农家乐”“花博”在内的多个品牌民宿产业,涵盖住宿餐饮娱乐等多项服务。

上海市崇明区建设镇虹桥村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随着品牌民宿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顾伯伯乡村民宿的地图上,富强路、和谐路、进取路、友善路等八条道路阡陌纵横,将村庄有序划分出公园休闲区、农产品展示区和餐饮住宿区。乡村环境的优化,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舒适感,33户居民参与到顾伯伯农家乐合作社的经营中,年收入提高到8-10万。

“依托生态优势,通过政府引导,村民集体呼应,虹桥村的民宿发展迅速。民宿产业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未来将继续支持引导,给予民宿发展更好的环境。”虹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东说。

凭借着崇明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新村乡的农民挥起锄头,将种出“一碗鲜米饭”作为致富路上的敲门砖。

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规划,新村乡深挖稻米资源,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和专家团队,着力打造以稻米产业为支撑的全域化田园综合体。目前新村乡有近24000亩水稻种植区,15000亩农田粮食保护区。

“经过与市场合作,去年新村乡有3000多吨优质水稻通过互联网卖向了全国。今年我们又试种超过100个品种的水稻,寻找更加适宜的品种。”时任崇明区新村乡党委书记张秩通介绍,新村乡通过智慧农业和市场机制导入,2019年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超过800万元。

而在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通过纵横河网,“编织”出一条发展新路。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水库村村如其名,村内水资源丰富,沿着中心河河道两岸步行,幢幢小楼白墙黛瓦,一派江南水乡美景。在水库村有名的沈家宅,回溯早些年的景象,水库村两委委员贾笑春颇为感慨,“沈家宅改造前都是小屋子,宅前的蔬菜棚影响村民居住,夏天十分闷热。”

2018年8月,沈家宅宅基风貌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以“田园生活”作为建设核心,将江南水乡与乡村振兴建设融为一体。

“现在,通过政府补贴建设,新修房舍,在土地流转后,还预留固定区域划分给村民规范种植。”贾笑春介绍,沈家宅宅前屋后规划整齐的“微田园”深受村民的喜爱。

自2009年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水库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经过郊野公园建设,村域道路提档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多种措施,水库村先后获得上海市“我最喜爱的乡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水库村被纳入全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之一。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水库村的环境变化,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整个水库村作为漕泾郊野公园的核心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原有的宅基地的房屋作为农家乐和民宿进行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党委书记陈立俊介绍,通过规划先行、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收入从单一结构转变为土地流转收益、水产业工资收益和旅游开发收益三项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而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吴房村则有所不同:这里,既是一个游客络绎不绝的景区,又是一个许多村民居住的村庄,同时也是一个入驻企业数十家的园区。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青村镇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坦言,吴房村通过部分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生态环境改造腾出了发展的空间,同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仅靠“租金+薪金+股金”三大综合收益手段,2019年吴房村村民就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村民家门口就业收入总计180万元,真正实现了穷村的“逆袭”。

吴房村逆袭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国有资本牵头,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的“产城乡”一体化模式。2018年,上海国盛集团率先在吴房村落子试点,由旗下盛石资本管理公司牵头,带动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浙江思画,共同成立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吴房村的招商及运营。

吴房村委托运营单位负责人、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强告诉记者,他们在吴房村先行先试土地流转、招商和运营,形成了吴房特色的黄桃产业链集聚效应。同时,还牵头组建了“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基金+基地+智库”的运作路径,通过整体一盘棋规划实现“农区-园区-镇区”联动。

自2018年《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以来,上海高起点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定位对乡村进行深化打造,一个个美丽的村落以点带面,绘就着上海乡村的美丽色彩。

改城市旧貌

民生工作无小事,为百姓幸福生活“攻坚克难”

民生连着民心,发展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而谈民生,自然绕不开住房。

上海人常说,一条愚园路,半部民国史。1917年成路的愚园路,超过百年的历史中,集中了上海市22处优秀历史建筑,超过30位各界历史名人在此居住。满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愚园路,如今面临着保护历史建筑与满足周边居民需求之间的平衡。

居民漫步岐山村。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岐山村位于愚园路1032弄,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承袭着上海弄堂的特色,岐山村的老洋房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这些老洋房看起来蛮漂亮,不过以前住在这里是很不舒服的。”岐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卫红向记者介绍。

与外部的高“颜值”相比,洋房内环境局促,合用厨房、卫生间等问题难免造成邻里之间的摩擦。而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小困难”,成了街道干部的“大事情”。

“我们提出共享厨房的概念,通过政府牵头对厨房进行微更新,让大家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卫生间干湿分离的改造也让大家住得舒适些。”朱卫红说。在一幢初步完成“老洋房厨卫改善工程”房子的一楼,更新后的厨房布局合理,原有的厨房位置搭建了统一的橱柜灶台,每个灶台上安装了吸油烟机,铺设了通风管道,能满足多户合用的需求。

巧用“绣花”功夫的细心,既体现在关切居民生活的柴米油盐中,也体现在共享共治的理念上。据了解,愚园路积极构建“愚园路社区邻里中心”,以“弄堂议事会”的形式让居民参与到共建社区的活动中。通过愚园路街区联合体、愚园公共市集等形式,为居民提供了社区食堂和各项便民服务,在这样的氛围里,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共享、共治的理念不断推动着社区精细化治理。

与岐山村老洋房相比,位于北外滩东余杭路的很多老房子房龄也近百年。“居住环境较差,配套设施缺乏,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不少居民还过着拎马桶的生活,居民盼望征收的意愿很强烈。”北外滩街道征收基地群众工作组组长徐仁祯介绍说。

作为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北外滩与和陆家嘴隔江相望。这片地区既承担着解决群众改善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承担着上海打造“世界会客厅”的建设要求,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旧区改造是我们北外滩最大的民生。同时,旧区改造也是虹口区最大的发展。未来,北外滩将建设中央活动区,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同时要建设世界会客厅中最美丽的一幅画卷,而这个蓝图的空间,就从旧区改造过程中来。”北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说。

东余杭路旧区改造项目现场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目前,虹口区东余杭路(一期)旧区改造项目第一轮意愿征询结果同意率达98.79%。这是虹口区旧改历史上量最大的房屋征收项目,旧区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北外滩地区规划范围内总建筑面积约840万平方米。未来,北外滩地区将规划形成“一心两片”的总体结构,与外滩、陆家嘴错位联动,成为全球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典型示范区。

北外滩等地区的旧区改造是上海整体旧改工作的缩影。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完成了旧改55.3万平方米、2.9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184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104万平方米里弄房屋修缮保护,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3万套,有效保障了群众的住房需求。在高楼林立间,上海旧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也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以群众的幸福生活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海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内核,提升有效供给,通过城市改造,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生活需求。

在“旧区改造”中,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是上海城市改造中的一次生动实践。

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重要发源地的杨浦,拥有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滨江岸线,是“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而小时候根本看不到江,是出生在杨浦的杨浦滨江公司规划土地部首席工程师徐进对这里最大的感受。

拥有中国近代工业众多“之最”的杨浦滨江,带着新时代赋予它的期望,还江于民,成为上海一张怀揣历史的崭新名片。

杨浦区对滨江区域的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历时十余年,如今正进一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重要指示,保护性开发改造杨浦滨江百年工业遗存。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漫步杨浦滨江。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留住历史遗存,就是守护上海的城市记忆。”徐进说。通过设计建设,以前的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的墙面设计成“共生构架”供游客欣赏打卡,老厂房撬出来的混凝土块被改造成滨江路旁的“石笼凳”……,老事物焕发新生机,工业历史与现代建筑在杨浦滨江交相辉映,每一个来到杨浦滨江的人,都能够通过阅读建筑,感悟这座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

据《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文件显示,2020年底,杨浦滨江将实现秀带展新貌,公共空间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做到街区宜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

建智慧城市

绣花般精细管理,利民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上海以“绣花”般精细治理,“绣”出老百姓生活熨帖的线脚,“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

上海宝山区张庙街道是一个纯居民住宅社区,常住人口近17万。居民数量多,生活需求就多种多样,而如何将居民所需的各项服务送到家门口,是老百姓关切的事情。

“陆书记,我刚在这里取完药。一会儿带着外孙来上课啊。”一位老大爷在通河四村社区居民公共客厅门口,跟通河四村党总支书记陆红彬热情地打起招呼。

通河四村位于张庙街道,超过2600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30%。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为老年人测血压、血糖,并备有老年人的常用药。老年人到这里跟全科医生咨询、拉家常已经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陆红彬介绍说,“公共客厅启动到现在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居民们的‘第二个家’,特别是老年人觉得到公共客厅来活动,非常方便和舒适,幸福指数都提高了。”

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通河四村社区居民公共客厅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据了解,通河四村社区居民公共客厅包含一站式综合办事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所、亲子活动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助老、助幼、助医等各项公共服务。

通河四村公共客厅还成立了“未来人民之家”,引入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生活、人工智能+居家、人工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元素,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实现社区服务智能化,成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进社区的项目。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张庙街道通过改扩建、置换、购买、租赁、共享等多种方式,初步形成了呼玛二村、通河四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居民公共客厅。

以张庙街道为缩影,上海各区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中心。为破解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外立面破旧、小区停车难等各种问题,淞南十村居民区借助“社区通”这一信息化综合为民服务平台,推动“美好家园”共建共治共享。

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服务走向了国际化。

古北新区位于虹桥沿线,是全国最早的涉外社区,在2.02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内,拥有3.2万人口,51%为境外人员,分别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9月古北市民中心正式启用,对标一流国际社区,开展事务受理、生活服务、文化交流等服务,为中外居民打造共享融合的市民之家。

在古北市民中心一楼的墙面上,用13种文字书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国际社区特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而这样的愿景依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建设。

在古北市民中心一楼的墙面上,用13种文字书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通过党组织引领,我们建立了古北市民议事厅,讨论很多公共议题,有些成为了民生实事工程,有些转发给了立法联系点。议事成员既包含了党员骨干,还包含了居住在这里的外籍人士。他们不仅对发展提出建议,更多的是融入到国际社区治理中来。”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说。

目前,古北市民中心拥有虹桥海外人才荟境外人员服务站为海外人才提供“一站受理”等多项服务,为中外居民提供了昆曲、国学等多种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市民人文素质。

析实践经验

依法办事付行动 全心全意为人民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表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诉求不断提高,给基层治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表示,从上海的实践看,其经验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服务导向、群众本位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理解群众需求,有效解决群众困难、回应关切,才真正落实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第二,基层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党组织,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党员切实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基层治理实现应有的目标。

第三,发动广大群众,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只有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其诉求、了解其困难并使其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来,引导群众充分协商,才能真正回应群众关切、获得其支持、理解和配合,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四,当地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揭示了群众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认可。而这背后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办事,对群众诉求的回应、对群众困难的解决,都在法治框架下实现。法治是最大的社会公约数。恰恰因为所有良好的初衷,都是基于依法办事而付诸行动的,所以,其过程和结果更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区域建设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深入解读,城市建设也是国家建设一种具象的缩影。在上海各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下,呈现出一个个美丽村落,一处处智慧社区。怀揣着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俯身静气扎根到基层,上海持续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全速前进。

(责编:严远、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