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尘封历史弘扬“正学”文化 方孝孺研究会在沪成立 

2020年09月09日20:2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9月9日电  明朝天启二年熹宗帝的圣旨复制件、上海历史博物馆陈继儒《求忠书院记》碑拓、董其昌的“松江府建求忠书院记”碑拓……上百件与“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有关的文献资料,穿越几百年历史,在这里“汇聚一堂”。9月9日,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方孝孺研究会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成立,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方孝孺纪念馆也基本完成建设,面向市民预约参观。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逊志斋集》《方正学先生集》,曾被姚广孝誉为“天下读书种子”。因辅佐建文帝实行建文新政,又被称为“帝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方孝孺拒为其草拟诏书,被朱棣凌迟于南京聚宝门外。方孝孺不惧生死、坚守名节、以身殉道、为国捐躯的正气精神一直为人所赞颂,后世称其为“正学先生”。

方孝孺后裔为何衍传上海

方孝孺虽被诛灭十族,但其幼子方中宪在多方义士冒死相救下,幸免于难。他从老家浙江宁海县航海逃至今上海奉贤青村,投奔方孝孺门生俞允,改名俞德宗。14年后,俞允将养女嫁俞德宗为妻,为避嫌,改余姓。传至七世,名为余广。1514年,余广携子余采定居上海航头,在今航头镇丰桥村12组建造南宅,俗称南方家宅;后在丰桥村6组建造北宅,设方家典当。清乾隆《南汇县新志》记载为证。1726年,清雍正四年,南汇建县,首任知事钦连主编的《分建南汇县志》中这样记载:“方孝孺八世孙余采,字元亮,航头人,方正学八世孙。其先避难改姓,采性刚毅,不能容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方孝孺昭雪,其后裔九世孙恢复方姓。松江府为弘扬方孝孺“英魂浩气、惟忠是归”精神,建“正学祠”曰“求忠书院”。隔年冬至,松江知府张九德率官员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万余民众自发前来。董其昌《松江府建求忠书院记》、陈继儒《求忠书院记》碑文中都有记载方孝孺后裔恢复方姓并重建求忠书院的故事。方孝孺后裔衍传至今,已有二十七世。其后人秉承先祖精神,不乏有志之士。如方孝孺十世孙方忠奕在张献忠进犯四川时,为国捐躯,守城而死;方氏后人中亦有成为中共地下联络点联络员,为革命事业奉献力量者。

这些史实得到了史志界专家的充分认可。上海市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复旦大学教授戴鞍钢、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叶舟等专家学者曾多次就方孝孺后裔衍传航头进行考证。2018年6月经市、区相关部门批准,在浦东新区航头镇丰桥村成立方孝孺纪念馆,2019年11月被批准为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理事会员单位。

第廿五世孙的寻根之路

方庆平,土生土长的浦东航头镇人。幼年时,他听闻长辈讲起老祖宗是方孝孺。在航头南方家宅,方庆平看到了悬挂的“有成堂”匾,方家典当还有皇帝为“靖难之役”平反昭雪的圣旨。方庆平父亲临终时,再三嘱托儿子要写好方氏家谱家史。

“老祖宗”方孝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事业有成后,年过花甲的方庆平遵循父辈嘱托,近8年来带领团队沿着方孝孺的足迹去宁海、南京,包括福建宁德、江苏等地以及上海奉贤、松江搜寻史实,并从中去伪存真,求实、求是。方庆平发现,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皇家朝廷文献以及官方典籍(府县志)、重要官员撰写的文稿等,与航头南北方家村村民口传故事基本吻合。通过梳理族谱,方孝孺后裔在上海衍传至今应已有廿七世,自己应是方孝孺的第廿五世孙。

 在各方支持下,方庆平举全家之力,在丰桥村重建“求忠书院”暨方孝孺纪念馆。 2018年10月10日,纪念馆奠基仪式在丰桥村12组举行。方庆平表示,方孝孺纪念馆是一个集收集、博物、展览、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馆,旨在弘扬家国情怀和“正学”思想,把“刚正不阿”的精神融入当代社会,打造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地。目前,纪念馆已完成基本建设和展馆布置,可面向社会预约接受参观。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提供方孝孺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充实展览内容。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牵头成立的方孝孺研究会,将加大对方孝孺的研究力度。熊月之在研讨会上提出,弘扬方孝孺文化对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更好地为长三角文化区域发展服务和当今社会服务,对当前“党风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中国传统思想教育”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作为首任方孝孺研究会会长,王依群表示,研究会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方孝孺文化深度,扩大方孝孺“正学”文化的影响力。航头镇也将支持、配合建馆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之一,计划把方孝孺纪念馆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正学”为主题,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打造具有“航头品质”的文化名片,探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建设。(轩召强)

(责编:实习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