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治安支队副科长王昊君:“武将”变“文官” 上传下达为群众发声

葛俊俊

2020年09月08日11:1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9月4日下午,王昊君做完核酸检测回到分局,兴冲冲和记者说,“我见到张文宏了。”兴奋劲和遇见偶像的上海男生没有任何区别。

1983年出生,身高1.83米的王昊君,在表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名单发布之前,如同一个隐形人,网上搜集不到他的任何资料和信息。

王磊/摄

在公安系统,出色的民警不在少数,王昊君为何能脱颖而出?“他是中枢神经,是上传下达的‘方向结’”。同事凌伟青的评价也许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联络员”:做百姓政府之间上传下达纽带

当聊起他的工作时,记者发现这个在同事眼中帅气、沉稳的大男孩不简单。2017年11月,他是浦东公安分局扫黑除恶专班的一员,默默无闻“净化”着社会治安环境;2020年1月21日,公安分局防疫工作专班成立,王昊君从“武将”成了“文官”,武器也从“枪杆子”换成了“笔杆子”。

浦东分局供图

每天一睁开眼,浦东新区64家派出所、9个公安处、1个机场、42个留观点、3000余居村小区等各类数据信息纷至沓来,“压”在王昊君的肩头。

“他是个骆驼,一忙起来就忘记吃喝”“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永远在思考,在落实”……同事方凤桥说,疫情以来,在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昊君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超长“待机”,工作15个小时以上。

正是王昊君的细致、耐心,推动了体制机制上的突破:

年初,疫情肆虐,物资紧缺,居民排队买口罩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引起了王昊君的关注,他及时上报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社区登记制度的形成,避免了长期聚集带来的隐患;

2月初,一重点地区籍贯女子在出租屋死亡。疫情期间,如何加快取样检测?王昊君迅速上报并提出建议,协助分局推动了与卫健、民政、疾控等联动机制的施行。

王昊君关注到疫情期间的特殊群体——空乘人员,回沪后返回居住地必将引起居民恐慌,他及时提出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空乘人员回沪后,不再回居住地,必须由航空企业安排全部集中隔离。

王昊君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在浦东一家酒店隔离的小男孩牛牛才9岁,他和母亲一起从国外旅游回来,经过检测,母亲确诊需要隔离治疗。他的父亲为武汉医院抗疫一线的义务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他立即着手安排策划,通过微信连线等方式及时送上关爱,并在元宵节那天为牛牛准备了小蛋糕和玩具,给独自隔离的牛牛带来丝丝温暖。

两代民警的接力:荣誉面前不要飘

“兄弟可以的嘛。”一天,正在上班的王昊君接到了同学的电话,这才发现,自己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国家表彰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公示的名单里了。激动的同时王昊君倍感压力:“荣誉太大了,我只是代表。”

王昊君全家福 王昊君供图

全家得知消息后,王昊君的“老豆(父亲)”王律明仔细嘱咐:“荣誉面前不要飘,要淡定,做事要更仔细,更细心。头发可以飘,脑袋不能飘。”

王昊君的“皇太后(母亲)”金晓静对儿子说道:“我和老爸为你骄傲,要稳扎稳打继续努力。不要嫌老妈啰嗦,这次荣誉来之不易,在今后不管工作中或者其他场合中必须保持你原有的面貌,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做人。”

“老豆”是退休老民警,也是王昊君对标的榜样之一。当年叛逆期的王昊君曾无法接受父亲的“职业病”,三句话讲不到一起就剑拔弩张。直到进警校的那天,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缓和了,王昊君开始理解父亲的强势。不过在警察“老豆”看来,“王昊君还是个王戆”。

“萝卜”的目标:永葆人民警察本色

不在一线胜似一线,自喻为“萝卜”的王昊君,每天在大后方要填无数个“坑”:车辆接送、人员管理、后勤保障等。

王磊/摄

“今年他在疫情期间的方案、预案以及简报数量远超以往。”同事凌伟青说:“我希望他对自己好点。”

记者了解到,原来,王昊君年前刚做了肾结石微创手术。“这是2018年的事情了,肾结石复发。忙的时候,顾及不到,水喝少了。”王昊君无奈说到:“我们这一行就是上班的时候,身体好好的;一旦休假,绷紧的神经一放松,身体就出现各种状况。”

王磊/摄

进京参加表彰大会,王昊君激动又兴奋,他表示,此次获得荣誉是肯定也是方向,将继续对标“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发挥公安工作主力军作用,奋勇争先,永葆人民警察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