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摄的是内心一直想拥有的意象,画的却是余光中真实存在的幻像”

上海当代新锐艺术家吴笠帆摄影作品引发关注

2020年09月01日21:22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9月1日电   日前,在上海著名摄影创作机构光路社推出的“2020‘光路·十年’影展”上,上海当代新锐艺术家吴笠帆的摄影作品与陆元敏、马良、戴渊如等国际知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同堂亮相,赢得艺术界交口称誉。而在之前,吴笠帆的摄影艺术展《旧年余光记》、水墨艺术展 《空蒙》、水墨意象纸本个展《林间隙地》也分别在上海中心、上海安簃艺术空间和杭州 恒庐美术馆推出。去年,吴笠帆的水墨纸本个展《山-人》、水墨意象纸本个展《Lafontaine》更是在奥地利维也纳著名的斯坦利画廊和法国巴黎的索拉画廊分别举行。吴笠帆这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摄影、水墨艺术个展以及多次的讲座都引起了国内外艺术评论界和观众的关注。吴笠帆正以崭新的艺术姿态,活跃在国内外艺坛,引发评论圈的热议。

摄影和水墨是吴笠帆在不同的心境下所采用的不同艺术表达方式。虽然工具、材料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吴笠帆却能巧妙地融合彼此的特质,拓展不同艺术样式的表达边界并加以融合,探索不同艺术样式表达的可能性。

“我拍摄的是一直想拥有的意象......”吴笠帆的摄影不追求简单表面的影像视觉效果,而是给观众以影像之外的独特体验。他的摄影作品,令人在静谧的影像、简洁空灵的构图之中,领略到中国水墨墨色浓淡交织的高远意境。初次接触他前些年的摄影个展,观者可以感受到其间有郎静山的集锦摄影、陈大志的水墨摄影、姚璐和杨泳梁的数码山水摄影以及孙郡的新文人画摄影等诸多中国摄影大家的观念性与哲学性,而去年他创作的全新摄影作品系列《旧年余光记》直接将西方绘画的审美意义入手,用尽余光拍摄的由枝繁叶茂到枯荣可及的异国郊外的水木为创作主体,同时一层层地为观者揭开了高古存在的内涵。吴笠帆擅长以极为寻常的构图开局,以余光来随性地取舍构图,并以重生般的意义来塑造场景,赋于摄影以崭新的当代美学品格而完全不同于其过往多年的作品。

“那些不知名的水木,甚至水木留下的枯荣身影在斜阳下是那么美,我要让她们满园芬芳......”吴笠帆的摄影作品包含人与城市环境的某种距离的真实写照、艺术家与城市的关系、具备冷感的创作主体所拥有的艺术观念与生活态度。文人画给予了吴笠帆所独有的思考、能够呈现于都市的想像力和艰难复杂的艺术转化过程。而他的水墨创作又汲取了丰富的摄影艺术元素,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我画的却是余光中真实存在的幻像……”更为重要的是,吴笠帆的摄影与水墨在视觉上虚幻的语境、抽离真相的角度与被模糊了的艺术手法,以独特的哲学观从整体上更好地丰富和完善了艺术形态,此时的艺术家竟同时带入了东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的共性,更多以文人画的意境来比喻和假设成为被余光模糊了的都市一景,不仅仅拓宽了画面视觉元素的多样组合,又增加了审美意象自由物化的可能性,例如好看与否的建筑就是群山的错落,川流不息的车与人流便是远溪近流。观者从而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他如何将真实环境里美丑皆有的人、事、物、景,是如何成为纸本中所期望的山、石、水、木,因而使他可以恒定地乐活于当下,而这些同时又是丰富的艺术内涵。他的观念令视觉语言更富于当代意味,体现了一位极为缜密而冷静、追求静默之伟大的艺术家对于生活、时代、社会和自然等等多方位的深入反思形成的一种能量,而不只是表象的感性。

吴笠帆曾经受过传统的美术教育,但不坚循古法,更忽略了中锋与侧锋存在的束缚,他力图将自己的哲学态度为艺术视野投向更为广阔而深远的领域。绘画、摄影、装置、设计......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他都曾涉足过,并且成就斐然。他在乎本土文化如何结合哲理将当代艺术的观念融入地域文化并打破具体的艺术门类的限制,形成了只属于吴笠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

(责编:实习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