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充分发挥社区党建的引领作用,用好大华四村五居特殊的“大庭院式”格局优势,探索自治共治的道路,打造“活力楼群”辐射社区。
背景
大华四村五居所辖大华公园世家小区建于2000年左右,基础设施逐渐老旧,小区内划分为多个“院子”,每个“院子”内都有多个楼组。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大庭院式”的格局成为了推动社区治理的阻碍,不仅影响停车,还从意识层面给居民划分了区域。对此,居民区积极把握2017年起大场镇试点推进“活力楼组”的契机,党总支带领“三驾马车”激发居民自治意识,夯实治理基础。
主要做法
一、走出家门,让楼道“活”起来。按照“建队伍、定规矩、常碰头、搞文化”的步骤,首先排摸出社区里的热心居民,引导他们凝聚楼道内的骨干力量,建立楼组自治小组。在他们的带头下,凝聚楼组居民共同制定楼组公约,通过“亮身份、亮特长、亮责任”的方式,逐渐夯实楼组自我运转的基础,如,各楼组或是“包干制”,或是“轮流制”对楼道进行清扫,楼道堆物、飞线充电等问题也自然而然没了。在此基础上,大家深入挖掘楼道特色,一起为楼道“起名”,一起在楼道里“搞文化”。如,“关爱楼”里,大家通过“爱心蔡”等方式感染了老人和外来租户,居民逐渐从“高高挂起”的态度变为“自助互助、共建共享”。
二、走出楼门,让院子“活”起来。在“活力楼组”的带动下,“大庭院”里的其他楼组也“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大华四村五居特有的“活力楼群”。在楼群里,每个楼组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又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发挥特长为整个院子的提升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如,首个“活力楼群”的居民商议后给自己取名“和”楼群;每个院子都有一块小广场,小广场上的绿化布置、维护平日由爱好绿植的楼组牵头负责……在此基础上,小区业委会积极支持“活力楼群”打造,发挥小区自身“造血机制”作用,整合大场镇“美丽家园”资源,逐步推进微更新,院子的门更大了,车位更多了,环境更美了。
三、走出院门,让社区“活”起来。从整个小区层面看,“活力楼群”的出现,解决了如何用好有限资源进行小区更新的平衡问题,真正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活力楼群”自身看,享受社区资源的同时,更要回馈社区、服务社区,所以通过微更新,“活力楼群”的出入口更大了,打开的不仅是日常通行的院门,更是服务社区的“心门”。在社区各项治理任务中,“活力楼群”居民都是最积极的一批,不仅志愿者比例很高,还主动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如,每年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从最开始的楼群活动,逐渐扩大为社区活动,所有居民都可以前来领取。
成效与启示
通过“走出家门、走出楼门、走出院门”三步走,让居民更加融入社区,社区又借此机会充分整合内外各类资源,为广大居民搭建更好的自治共治平台,让有活力的人更有活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让整个社区都“活”起来。
(宝山区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