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畅销科幻小说还缺什么?

2020年08月19日10:46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畅销科幻小说还缺什么?

摘要:“科幻”成今年书展热词之一。

“科幻”无疑是本届书展的热词之一,打开书展“排片表”,就有“中国科幻文学的星辰大海”“星辰与良夜——技术加速时代的科幻与文学”“科学家带你读科幻”等多场科幻主题相关活动。陈楸帆、韩松、江晓原等科幻名家做客书展,推荐科幻新作,与读者分享科幻的魅力。近日,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也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被称作“科幻十条”。有了优质科幻文学资源,就可以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吗?“科幻”热下,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吗?

中国科幻要彰显中国价值

近日,《流浪地球》将复映加长版的消息引发关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透露,复映版《流浪地球》将增加10-15分钟的内容,成为一部新的《流浪地球:飞跃2020》。《流浪地球》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在日前举行的上海书展“恐惧与忧虑:科幻国际潮流与四大母题”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也再度评价了《流浪地球》,“如果科幻电影满分一百分,我给《流浪地球》打八十分。”他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完全在于票房,更在于第一次向世界科幻电影市场输出了一个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那就是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在“科幻十条”中,同样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培根铸魂、彰显中国价值、传承中华美学,植根当代中国创新创造,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科幻电影。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认为,明确科幻电影的创作导向、价值引导,不同于好莱坞科幻电影对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的极致追求,是“科幻十条”的一大亮点。“优秀的科幻片固然会提供令人耳目一新、身心震撼的特技特效,但影片世界观的优劣才是科幻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制约国产科幻电影最大的软肋,不仅在于表现形式上特效特技的发展缓慢,更在于影片内容上忽视本民族文化精髓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反思,对幻想世界缺乏想象力,很少提出崭新的世界架构,也缺乏对科幻世界的细节表现。”

在另一方面,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电影,常常以反思各类科学发明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作为主题,而中国科幻电影对科技的表现更倾向于积极正面,在刘春看来,这使得中西方科幻很难形成真正对话,但二者差异性也为国产科幻留出另辟蹊径的增长空间。比如《流浪地球》就做出了颇具新意的尝试,在科学幻想的框架里嵌入中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也因此,她同样认同《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这部影片哪怕按照好莱坞的类型标准看,也是合格的科幻电影。它格局宏大制作精良,故事本身又体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文情怀,这些在中国科幻电影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一部依靠土办法、笨办法克服困难完成的‘中国制造’。”

长期以来,中国缺乏优秀科幻电影,科幻片成了“烂片”高发地,文化土壤薄弱、资金不足、技术不够、人才缺乏等导致低水平、低成本、同质化影片恶性竞争等是其重要原因。此次“科幻十条”对科幻电影发展的各环节都予以支持,可谓应需而生。刘春认为,大力发展科幻电影,既能更好满足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也符合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有益于引导主流文化对科技文化的关注及反思,对于培养青少年观众的科技兴趣、科技想象力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科幻电影因‘面向科技’的类型特征,在跨文化交流中有先天优势,同时讲述又离不开本民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思维特征,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当代文化心理,不失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中国“现实”也是科幻电影资源

《流浪地球》火了之后,多家影视企业都有正在拍摄和筹备的科幻电影项目,仅2019年立项的科幻类型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就有200多部。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版《三体》近日官宣主演阵容,令人期待电影版《三体》的到来。日前导演郭帆也透露,《流浪地球》第二部可能需要两到三年后和大家见面,影片同样会和刘慈欣合作。

不过,打造科幻电影IP,不能只靠一个“大刘”。“科幻十条”提出促进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等资源转化,丰富科幻电影内容创新源头,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科幻电影剧本供给体系。刘春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培养出一批较有知名度的科幻作家,在刘慈欣之外,如韩松、王晋康、宝树、何夕、夏笳、郑文光、陈楸帆、童恩正、肖建亨、张冉、刘兴师等人的作品都有较大的改编价值。此外,成名更早的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叶永烈的《飞向冥王星的人》等都是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值得影视转化。

在本届书展上,多部科幻文学作品发布,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源泉。韩松将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地铁》、《高铁》、《轨道》修订再版为“轨道三部曲”,以寓言式的文本预警宇宙文明,蕴含对科技、发展与人性的中国式反思。中科院高级研究员张文武教授带来科幻小说《未来星球2049》,以中国航天人和科技人为主体,讲述了2049年前后人类进行火星探索及捍卫人类文明的故事。张文武还透露,《未来星球2049》同名电影正在筹拍中,影片将给出人类文明升华之路的中国回答。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2000多部科幻电影绝大多数是由西方国家尤其是好莱坞出品的,其中“星战”、“漫威”、“X战警”、“生化危机”、“变形金刚”等超级IP,在世界各地培养了数代观众。在刘春看来,这些科幻电影界的超级IP一方面培养了中国观众的观赏趣味,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国观众的想象力。想要对此突破并打开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只能从自身出发,除了科幻文学外,当下充满历史能量的中国现实也是发展科幻电影的一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航天航空、深海探测等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带有“科幻感”的时代发展速度贴入中国观众的情感体验,都可以转化为科幻片的内容要素。

此外,游戏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IP转化领域。刘春认为,伴随70后、80后成长的《魂斗罗》《银河战士》《红警》《星际》《辐射》《EVE》《守望先锋》等国外游戏,都不妨寻找合作机遇,加入中国元素转化为科幻电影;国内一些小而精致的科幻游戏如《艾希》《光明记忆》等也有转换可能。“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商业大片一种方式。许多中小成本电影如《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都以独特的艺术想象、深刻世界观和巧妙的叙述方式出奇制胜,对于尚在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而言,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中国科幻电影在沪萌芽

发展科幻电影,上海有何优势?

中国科幻电影的萌芽就在上海。20世纪30年代末导演杨小仲创作的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中,主人公因梦穿越,讲述了当时人想象中的六十年以后的世界,对未来科技成果的展示带有科幻片元素。此后,杨小仲又推出电影《化身人猿》,讲述因科学实验引发的人为灾难。“这些早期尝试作品受同时期好莱坞电影影响较多,注重娱乐效果,虽然不能被称为科幻电影,但已具备基本要素。”刘春说。

1963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彩色短片《小太阳》,被不少人称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学界普遍认为,1980年改编自童恩正同名科幻小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科幻电影。该片编导首次明确以科幻作为影片的类型定位,故事内容和对先进科技的展现都具有明确的类型意识。

数个“第一”也见证着上海与科幻电影的深厚渊源,以及在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之路上的特殊贡献。刘春认为,以“科幻十条”的框架来看,上海在发展科幻片上有诸多优势。上海电影产业深植且自融于“互联网+”语境,正在自觉构建以最优配置为目标的复合型产业。不妨围绕科幻“IP开发”实现媒介融合,让科幻搭上影视、小说、游戏、动漫、新媒体等不同媒介组成的“文化航母”。此外,上海的影视教育资源丰厚,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等院校正源源不断培养出专业电影人才。这座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国际影响力,也为生产鲜明地方性和未来感、科技感的都市影像提供取景和想象的来源。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