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其中《意见》提出的“提升郊区新城宜居度和吸引力,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把更多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留给人民,建设好‘一江一河’,建设好‘生活秀带’,让市民更加舒心地享受宜居生活”更加符合农村百姓的意愿。
江桥是个水域资源非常丰富的乡镇,仅市、区、镇级河道就有106条(段),总长130.7公里,村河宅沟水系也很发达。为打造全国环境优美镇,江桥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河道整治工作,通过对黑臭河进行淤泥疏浚,敷设污雨水管道,修筑生态型护岸,养殖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以及岸边植树造林等,使河道水质和周边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吴淞江北岸河段的综合整治,使一个1.28平方公里的脏、乱、差地块变身为生态、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生态长廊,成为居民学习、游玩、娱乐的好去处,非常符合现在上海市委提出的建设好‘一江一河’,建设好‘生活秀带’的主基调。
随着江桥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14号地铁线即将年底通车,为江桥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更多方便,也为江桥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江桥镇封浜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如何根据市委《意见》精神,借助地铁建设的契机,按照地域经济的特点、产业结构的模式,打造具有封浜特色的乡村都市,从而区别于钢筋水泥为主体的城市特征,值得区、镇领导的精心谋划。
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去乡村化,建设美丽家园、打造乡村都市,也是中央城市化建设的主旨之一。因此我们建议:城镇化建设要以观光农业为亮点,以人文景观为支撑,让14号线过来的游客看到的不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贸圈,还有种植着多种农作物的农田、供人们垂钓的鱼场以及可游览的农家乐、植物园、果园,甚至动物园等,并将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建塑新的文化坐标,从而将江桥镇建设成为经济产业合理、人民生活富庶、乡村风味浓郁、文明气息和谐、人文风格新颖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来源:江桥镇金岸社区 陈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