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刑警抓捕“梁教头”:我当刑警就是想打击犯罪

2020年07月31日10:00  来源:新闻晨报
 

在热播电视剧《三叉戟》里,“大背头”崔铁军直觉敏锐、有战略谋划,“大棍子”徐国柱“武力值”爆表,“大喷子”潘江海机灵圆滑,三下五除二就能撬开嫌疑人的嘴巴。而在中山北一路803号,就有一个集“三叉戟”绝活于一身的人。

“我喜欢抓捕,我一看到犯罪嫌疑人就激动、兴奋。”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外协追逃支队副支队长梁中心尽管从事外协抓捕已20余年,亲手抓获重案、要案逃犯800余名,但说起自己的老本行,梁中心还是难掩对冲锋陷阵的渴望。

“成名之战”

梁中心从小习武,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曾先后荣获上海市散打冠军、全国散打邀请赛第2名,1993年参加公安工作,从事外协追逃22年。虽然身怀绝技,但他在抓捕中并不崇尚武力,而是喜欢动脑思考,用计擒敌。

提到梁中心,就不得不说他的“成名之战”。2009年5月,长寿路发生一起持枪聚众斗殴案件,10多名男子手持土枪互射,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

经警方调查,双方因高利贷纠纷谈判不成引发冲突。除中枪男子被送医救治外,其他犯罪嫌疑人均逃离现场。案发后,警方通过多种手段展开侦查,很快得知犯罪嫌疑人已向长途客运总站方向逃窜。

案发时,正在与河南警方商讨另一起命案抓捕计划的梁中心,被紧急调往长途客运总站支援。很快,他就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搜寻到了可疑人物。“他们在看报,但报纸拿得很高,把脸都遮住了,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我特别找了个角度观察他们,发现其中一个人的眼神很惊慌。”

由于客运站里人很多,万一嫌疑人有枪,武力制敌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梁中心决定等待机会。

机会来了!此时,一名嫌疑人起身上厕所,梁中心快步跟上,同时给搭档使了个眼色,几个人相继向洗手间走去。在洗手间里,梁中心抓住一个机会贴身而上,利用散打中的关节技从身后紧紧控制住对方。

“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束手就擒的嫌疑人乖乖回答:“知道,因为长寿路的事。”梁中心又问:“有几个同伙?有没有枪?”对方回答:“还有一个,就坐在我边上,我们没带枪。”

梁中心若无其事地走出洗手间,发现椅子上有被人丢弃的报纸,他随手拿起边走边看,走到另一名嫌疑人的右边坐下。“万一对方有枪,一般都是右手拔枪,紧靠右手边可以瞬间制胜。”

坐定后,梁中心假装看报纸,见时机成熟便开始搭话。“哎,回老家啊。”“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不容易,我也好久没回去了,真想家。”“对了,刚才我上厕所时,看到你的朋友好像被几个人围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要抢他的钱,万一去晚了,你老乡被人欺负了。”

嫌疑人没有怀疑,跟着去了洗手间。梁中心又是一个关节技制敌。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捕后,警方顺藤摸瓜,很快将其他涉案人一一擒获,仅仅12个小时,震惊上海的长寿路枪击案便告破。

“战无不胜”

在警队里,梁中心的光环称号不少:上海市散打冠军、全国公安大练兵上海刑警抓捕“总教头”、追逃专家……究竟是怎样的人,才能拥有如此多重的头衔?

见到梁中心的第一面,大概就明白了——国字脸,板寸头,一身正气的习武之人,从小练武的他极其自律,每天7点不到,他已经晨跑结束准备上班。不抽烟、不打牌,健身是他工作之余唯一的爱好。

办公桌干净得像一面镜子,书架里每一个物件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连勋章也按照获奖年份依次排好。

生活中一丝不苟,工作中更是如此。从事追逃抓捕22年,“梁教头”从未失手。

“战无不胜”有何秘诀?从探长到副支队长,梁中心的职位和责任变了,但他对每一起案件近乎苛刻的要求没有变。不管是大案小案,每起案件抓捕前,整个探组若不能做到“掌控全局”,他就不会轻易出手。而这背后就需要大量的前期侦察,来确保抓捕时的万无一失。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梁中心每次行动前的准则。他深知,踏错一步路、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让抓捕过程多一分危险。

尽管经手的大案要案数不胜数,但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却一直印在梁中心的心底。

那次为了配合外省市公安机关来沪抓捕一盗窃团伙的成员,梁中心和抓捕组的同事顺藤摸瓜在出租屋找到了嫌疑人。虽然嫌疑人身材矮小,但两臂肌肉膨起,显得很有爆发力。在逼仄的出租屋内,面对三四名侦查员,嫌疑人选择伸手待铐。但梁中心刚拿出手铐,一名侦查员却突然踢了嫌疑人一脚。挨了这一脚后,受刺激的嫌疑人立马蹦起来与民警撕打。虽然梁中心很快制住了嫌疑人,但同行的那位侦查员也被咬伤。“人是抓住了,但节外生枝就是失败,有人无谓受伤就是失败。”归结失败的原因,仅仅是侦查员一个多余的动作。

正是因为牢记这一次“失败”,在其他案件中,梁中心才能一次次上演“教科书式”的抓捕。

在另一次抓捕行动中,一名因帮朋友出头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嫌疑人高某被梁中心带队围在出租屋内,敲门进屋后,梁中心和从床上弹起的高某陷入对峙。

“我就是来抓你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我先不动手,你自己到窗口看看。”一打照面,梁中心就看出高某不好对付,对方比自己小了10多岁,俗话说“拳怕少壮”,贸然动手并不是最好选择。梁中心打定主意,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我不说你帮朋友是对是错,但伤了人,就是你做错了,你是条汉子,就要敢作敢当。这事早了早好,早点出来,家里老婆孩子还指望着你呢!一天天东躲西藏的,到哪天才是个头。”

见高某朝窗外瞟了一眼,梁中心趁势追击,继续攻心。“我们来了这么多人,你能逃得掉吗?听我一句劝,早点回去,把事情交代清楚,早点过正常人的生活。我别的做不了,可以给你作个证明,说你是主动配合抓捕的。你考虑一下。”

几句话下来,高某的肌肉渐渐松弛下来,“你说的在理,我认了,我跟你走。”直到给对方戴上手铐,梁中心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行侠仗义”

梁中心说,从警27年,他“只会追逃”。但是,外出追逃往往只知何时去,不知何时归,曾经有一次出差长达100多天。

在梁中心经手的案件中,嫌疑人或隐姓埋名,或改头换面,更有甚者削发为僧,仅凭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作为线索,需要他和战友们长时间守候在嫌疑人老家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

追捕有时需要斗智,精心谋划、随机应变;有时需要斗勇,像猛虎下山、势不可挡。“追逃”二字,背后充满艰辛与坎坷。

做了20多年刑警,梁中心亲手抓获的逃犯已有800余名。年轻时,因为是个“练家子”,每逢抓捕行动,他总是被推到前面。他说,以前自己也有脾气,有过“逆反心理”。抓捕前还故意向领导申请不做主力,可到了现场,他的身体就不受控制,时机一到就冲了上去。

“一看到嫌疑人就兴奋、激动。”如今,已是副支队长的梁中心依然保留着过去抓捕犯罪嫌疑人时的那份冲劲。遇到重大案件逃犯,他都亲自制定抓捕方案,亲自上阵抓捕。

梁中心说:“不去现场就落后了。”如今科技进步了,犯罪手段变化更快,如果不常去抓捕现场,“手艺”都要忘了,“我的整个精神状态好像总是在等待下一次追逃”。

在梁中心的办公室里,有一幅挂满近200面小红旗的中国地图,记录了他从事追逃的22年——远至西藏、新疆,近在苏浙皖,上海周边地区更是红旗密布,苏浙皖的各个县市基本都曾被他“光顾过”。

每当有人称赞他为“追逃界”的专家,梁中心都会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在他看来,一件事反复干,干多了就成专家了,而重复干、反复干,就会喜欢干。

梁中心笑言,如果在古时候,他会选择做一名行侠仗义之人,而现如今刑警这份职业所具有的正义感,满足了他对“侠”的幻想:“我当刑警就是想打击犯罪,这种愿望特别强烈。”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