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7月30日电 (记者 曹玲娟)7月29日晚,为期十天的第十一届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当天,已经141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公布了其2020-21音乐季,实现了上海交响两大音乐品牌的无缝连接。
值得提起的是,尚未走出疫情影响的全球音乐行业仍然举步维艰,国外诸多乐团音乐季依旧按着暂停键,上海交响乐团新的音乐季重磅出击,再次亮出已历经多年积淀,兼具国际化、职业化和社会美誉度的音乐季这一“旗舰产品”。
因为疫情原因,往年一同发布的团厅音乐季这次采取了分两次发布。今天公布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包括乐队音乐会、上交室内乐、音乐地图课堂、晚高峰音乐会等四大系列共46场音乐会。除了继续呈现古典音乐的极致美,上海交响音乐季也再度创新,通过“音乐地图课堂”搭建青少年通往音乐的坦途并把国内首创的音乐形式“晚高峰音乐会”纳入音乐季版图,以适应当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走近年轻人。
新乐季首先向贝多芬、马勒和圣-桑三位音乐史上的巨人致敬。2020年是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因为疫情原因,许多纪念活动和演出被迫取消。在这一乐季,上海交响乐团力邀钢琴巨匠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接连三场弹完贝多芬的五部钢琴协奏曲,这是继2015年之后,上海交响乐团再度邀请到这位钢琴大师,于贝多芬250周年诞辰之际带领上海观众踏上完全贝多芬之旅。小提琴家宁峰也将在本乐季演绎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与齐默尔曼三晚演五部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遥相呼应的是由中国当代五位杰出的年轻钢琴家左章、陈默也、孙佳依、宋思衡、孙颖迪接力完成五首圣-桑钢琴协奏曲,同时小提琴家宁峰以及乐团大提琴首席朱琳还将与指挥大师迪图瓦合作,上演圣桑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以纪念这位早慧的天才逝世一百周年。
2021年是马勒逝世110周年,上海交响乐团用横跨两个乐季的决心联手国际乐团一线指挥来完成马勒的九部交响曲作品。首先登场的是指挥家梵志登,他将以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开启上交纪念音乐会序幕;日本指挥家长野健将演绎马勒交响曲经典之作《第六交响曲“悲剧”》;指挥老帅迪图瓦接力演绎马勒《第五交响曲》;指挥家纳尔逊用马勒《第四交响曲》闭幕这一乐季。
两部同名《大地之歌》将在这一乐季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和碰撞:一部是被誉为古斯塔夫.马勒生命晚期最重要作品之一《大地之歌》,这部以唐诗为词,成为古典音乐史上最有名的中国主题作品;而另一部是由叶小纲先生以同样的歌词,创作的《大地之歌》。马勒“以进为退”,表达了对精神幻灭的痛苦与失望,叶小纲“以退为进”,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的态度。双戏同台,悲喜尽在音乐之中。
而同样跨越时空和文化的对话在新乐季中不止一场。2021年是中国老一代艺术巨匠——丁善德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音乐总监余隆指挥的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从马勒《吕特克之歌》到丁善德声乐套曲《滇西诗钞》,两位中西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巨匠在上交新乐季相遇,带给观众无限的回味与遐想。
华人音乐家在国际古典乐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历年的音乐季也是优秀华人音乐家才华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回归”带来的不仅仅是演出,更是国际视野的拓展和交流。这一季,乐团也更加致力于聆听华人音乐家的声音,将会呈现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华人作曲家于京君、陈其钢、叶小纲、谭盾、陈庆恩、黄若的作品;还有一批宛如老友的华人艺术家回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舞台,如叶咏诗、张国勇、景焕、黄英、廖昌永、沈洋、王亮、张昊辰、顾聪等。
今年的音乐季除了在严肃音乐垂直领域保持一贯的标准与意义,乐团还努力地向公益普及领域延伸音乐的趣味,旨在覆盖更多喜爱音乐的家庭和个人:上交室内乐品牌始于1984年,是在老团长黄贻钧的倡导下诞生的,从湖南路时代开始坚持了三十余年,从这个舞台上走出了黄蒙拉、孙颖迪、宋思衡、薛颖佳、唐韵、王之炅、谢亚双子等一批青年演奏家。“上交室内乐”品牌今年重新以全年十二场的超强阵容回归,曲目覆盖了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的一批极为精致、颇具可听性,又鲜少被演绎的优秀室内乐作品。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将于9月1日开幕,乐团选择巴伯《弦乐柔板》开启新音乐季,这是对抗疫英雄们的致敬,亦是对逝者的缅怀。同时上演的还有澳大利亚华裔作曲家于京君的《贝多芬主题变奏与赋格》,与驻团音乐家宁峰担当独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展开隔空对话,一起溯源贝多芬的精神世界。此次担任2020-21音乐季驻团艺术家的是小提琴家宁峰。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连续12年的预售票销售今年暂停。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9月的四场音乐会将于7月30日线上开票,观众可以登陆上海交响乐团官网和服务号购买,目前开票的上座率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