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型片的“套路”
去年春节档,“黑马”《流浪地球》以46.8亿票房闯入视线,被视作推开国产科幻电影工业化的大门;今年春节档,硕果仅存的《囧妈》线上公映,经过10年耕耘的徐峥“囧”系列在喜剧片类型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相比于类型片体系成熟的好莱坞,中国的类型片市场尚有许多未饱和、待开发的领域。7月29日上午,以“类型实践与作者表达——类型电影创作谈”为主题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在沪举行。国产类型片的“进击之年”何时到来?这个萦绕已久的问题,期待创作者用自身的实践去解答。
类型电影:契约还是套路?
1987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的第五代导演李少红,接到了一个任务:拍摄商业片《银蛇谋杀案》。这部悬疑题材的电影成为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当时北影厂开始尝试拍摄商业片,并选中一些年轻导演来做。我听完大哭一场,太可怕了,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商业片;但如果不接,我就失去了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李少红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她还在北京电影学院求学时,国内还没有“类型片”的概念。“四年主要学的就是艺术电影、作者电影和个人化表达的影片。我们对类型影片是非常陌生的。”在她毕业后,恰巧赶上电影改革的年代,从体制到内容的变革,令电影创作变得越来越市场化,“类型影片”的概念也逐渐普及。
类型片是舶来品,狭义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莱坞形成的一种影片制作方式。类型片通常具有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以及相似的叙事元素。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令影片的生产进入工业化流程,并“批量”制造出相似故事形态的标准化作品。常见的类型片可以分为西部片、喜剧片、歌舞片、恐怖片、悬疑片、科幻片等。
“类型是电影品种的一种分类,主要指好莱坞的流水线生产。复制前一部受市场欢迎的表现元素,就形成了类型。”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说,“一般商业片容易归类,国内市场卖得好的有喜剧、动作、青春、魔幻、警匪、悬疑等类型。类型化意味着模式化,而模式化也容易存在个性不足等问题。”
“类型就是作者跟观众之间建立的契约,观众抱有某种特别强的预期去看这部片子。”科幻作家陈楸帆形容,“你看恐怖片,你希望它会吓到你;书放在不同的架子上,是为了更容易被找到。对类型的强调,更容易建立起这种契约。”
李少红也直言“真正的类型片有一定套路”,这种“套路”有别于文艺片,文艺片强调的是个人的世界观,或个人对人性、社会话题的省思,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结构方式。
界限模糊:电影创作应关注“人”的表达
7月29日,李霄峰执导的《风平浪静》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尽管在豆瓣网的分类上已经加入了“悬疑”标签,但李霄峰坦言自己对“类型”后知后觉。“电影的‘类型’从国外语境挪过来时,要有一定本土化移植和嫁接。”他举例,美国有侦探片,嫁接到国内承担这一职能的是警察。“美国西部片成为一种类型,有历史沉淀。但对我们而言,西部片怎么拍?”
他坦言自己选择题材首先考虑的并非“类型”,而是从人物情感出发打动观众,“一个电影的情感成分,一定是从人出发,万变不离其宗,其次再去考虑所谓的类型。”
“人物是最有魅力的。”作家、编剧全勇先曾执笔写过《雪狼》《悬崖》等多部谍战剧;而由他执笔、张艺谋执导,改编自《悬崖》的谍战片《悬崖之上》有望今年上映。“把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放在谍战的背景里,其实写的还是人,因为人性在谍战犯罪片里,在暴力事件里会被放大。”在全勇先看来,即便是谍战类型,最关注的不是情节,依旧是人物关系,“对观众来说也是这样,如果观众对这个人物建立了兴趣,建立了情感,这个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会牵动观众的情绪。”
“当我们对类型片没有很透彻认识的时候,写人物是最好的抓手。”李少红说,通过人物找到创作者的表达,再把它嵌入到一些事件的类型元素里,“创作上一下子就觉得熟悉了。”
在全勇先看来,随着电影的发展,传统类型片的套路可能会迎来突破,类型片中会出现更多创作者的个人表达。“类型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不像从前那么清晰了。”
《风平浪静》制片人顿河认为,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艺术片”或“商业片”,“现在大型电影节选片的差别已经在淡化,比如戛纳获奖的《寄生虫》。好的电影要在故事上有亲近性,在表达上要有态度。每种电影都有存在的必要,一些有表达、有艺术追求的电影,以更低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喜欢和感受,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