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700米高原到上海,“精准医疗扶贫”无缝衔接

中山医院为三名藏族先心病患儿实施公益手术

2020年07月24日16:13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三名藏族患儿从西藏出发

人民网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姜泓冰) 7月23日,三名来自西藏自治区岗巴县的贫困先心病患儿的最后一位“心宝贝”普布片多离开上海踏上归程。一周前,5岁的白玛潘多和14岁的桑珠已先期顺利出院。“衷心感谢中山医院的精心诊治,感谢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给予的支持帮助,扎西德勒!”陪同三名患儿前来中山医院医治的岗巴县人民医院次旺巴珍医生、格桑医生给医务人员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也送来岗巴县人民对中山医院的美好祝福。

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藏医疗队在为当地群众健康普查中发现三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藏族孩子,队员陆树洋是心脏外科专家,凭着扎实的临床基本功,给小患者们做心脏听诊就有了初步判断;再通过远程连线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的同事,判断其中一名14岁男孩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另两名14岁和5岁的女孩患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急需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条件,且这三位患者都来自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无力承担相关的医疗费用,医疗队当即向中山医院汇报该情况。经医院与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商讨,确定将三个孩子纳入基金 “心·肝宝贝”救助计划。

陈灏珠、葛均波院士参与病例讨论

7月9日晚,一架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和平机场出发、历经7个多小时航程的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三名藏族先心病孩子随即入住中山医院。考虑到他们来自海拔4700米高原地区且年纪较小,医院做了充分的心理安抚和术前检查。

7月13日上午,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带领周达新教授、潘文志副教授等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员对两名患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小患者施行介入封堵手术,获得成功。术中,医生通过穿刺外周血管,在X线透视引导和超声心动图的辅助下,用一根细细的导管将封堵器推送到病变的部位实施封堵。 14岁的小患者术中造影见未闭的管状动脉导管直径12mm、长达25mm,患者外周血管细小,封堵的难度很大,具有丰富手术经验周达新教授动作轻柔娴熟,锲而不舍地在术中先后尝试五个不同的封堵器,最终封堵成功。

葛均波院士说:“对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患儿来说,心脏疾患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次手术,她们以后就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健康成长为盛开在高原地区的‘花朵’。”

另一名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由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团队诊治。王春生教授为患儿进行了肺动脉导管检查并测算相关数据,与葛均波院士团队一起对进行全面评估,虽然认为具备手术机会,但结合患儿及家属的意愿,决定暂时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患儿出院前夕,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达新教授和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主任陈芸女士一起前往病房探视,并将陈灏珠院士的新版传记《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赠送给他们,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文志副教授在手术中

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介绍说,中山医院自2013年始援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2019年起又增加对口帮扶日喀则市岗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并已派出两批医疗队赴岗巴。岗巴县平均海拔4700米,年平均气温1.5℃,创下了该院医疗援建的最高海拔纪录。援藏医疗队克服高原特殊气候带来的种种困难,精准、高效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这场对高原“花朵”的生命援助,正是缘起于此。“中山医院援建医疗队+‘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这次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新的援建方式,切实为援助地的贫困病患带去治疗和希望。”医务处处长孙湛坦言。

据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介绍,这次援助受到了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的医疗精准扶贫项目——中山医院“心·肝宝贝”公益计划的鼎力支持。“心·肝宝贝”医疗公益救助已开展4年,中山医院陈灏珠院士、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亲自参与,截至目前已成功救助来自云南、西藏贫困家庭的46位先心病患儿和14位肝脏疾病患者。本次公益救助中,著名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已9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也来到现场,与同事们一起讨论病例,研究诊疗方案,勉励大家发扬中山精神,传递医者仁心。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