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带来利好消息,崇明翠冠梨一周后陆续“甜蜜”上市,采购商纷至沓来

2020年07月21日15:37  来源:新闻晨报
 

今天,上海终于出梅,这给本地水果生长和销售带来了利好天气因素。记者从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出梅后光照加强,水果糖度迅速提高,崇明翠冠梨将于一周后陆续上市。今天,在崇明农委和上海农业展览馆组织下,20多家采购商来到崇明,洽谈翠冠梨采购事宜。

庙镇联益村果农:翠冠梨甜了我就卖

周小飞是位于崇明庙镇联益村的崇明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翠冠梨基地的负责人,种植翠冠梨已经有十七八年。他告诉记者,最近好几个采购商已经找上门来,问他的翠冠梨什么时候可以卖。

“今年梅雨季雨水太多,对近期成熟的水果糖度造成一定影响,我的翠冠梨现在糖度大概在10左右,再过一个礼拜,糖度达到11、12,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卖了,如果到13,那就要开始烂了,也不能卖了。”周小飞说,他的翠冠梨自然成熟,不打膨大剂,也不用催熟剂。

周小飞说的实在,做的也实在。他说,基地的翠冠梨已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使用的化肥都是进口化肥,杂草靠人工拔除。据悉,这个翠冠梨基地有205亩种植面积,年产翠冠梨375吨,是崇明翠冠梨区域公共品牌和庙镇“馥怡”牌翠冠梨的主要供应基地。

上海首个盒马村:第一批翠冠梨计划25日上市

离开庙镇联益村,记者又来到绿华镇华西村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这里的翠冠梨种植基地是阿里巴巴翠冠梨数字农业基地,是上海首个“盒马村”。基地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意外,基地出产的第一批翠冠梨计划本月25日上架盒马销售。

走进这个翠冠梨种植基地,可以看到各种技术设施设备。比如,梨树上安了传感器,对露地翠冠梨叶片、茎杆、果实等生长,茎流、叶面温湿度等果树生长情况进行数字化收集、监测和传输;还在翠冠梨生产区布设了15个监测点,对田间操作、农产品包装等过程进行收集、监测和传输。

李峰介绍,基地的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也多借助无人机、施肥机来进行,比如说启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进行灌溉,用手机点点操作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据悉,这个阿里巴巴翠冠梨数字农业基地面积160亩,要求每亩地种约50棵果树,果树一簇花下只结1个果,果与果之间距离为20厘米。

翠冠梨即将上市,20多家采购商来看货

出梅后首日,冒着烈日行走在崇明的翠冠梨果园,看到枝头翠绿的蜜梨即将成熟,令人喜悦。崇明区农委产业发展科科长邱源介绍,崇明翠冠梨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种植面积6400多亩,分布在庙镇、绿华镇和堡镇等乡镇。目前,“崇明翠冠梨”和“崇明大米”、“崇明清水蟹”等是崇明全力打造的6个区域公共品牌之一。为了保证“崇明翠冠梨”的品质,从全区300多个种植主体中遴选了17个通过绿色认证的种植基地,作为供货基地。

据悉,崇明农业部门和种植基地会对果品的糖度、硬度、果籽的颜色、果肉与水分的比例等指标进行监测,只有各项指标达到采摘指标,才允许果农手工采摘果品。采摘后的果品按照大小、成熟度、重量筛选,使每箱水果都尽可能达到统一的规格、成熟度以及口味。在上市前,还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崇明翠冠梨良好的品质也吸引着采购商纷至沓来。今天,在崇明农委和上海农展馆的组织下,包括叮咚买菜、京东物流在内的20多家果品采购商前来崇明考察、洽谈采购事宜,希望在今年遭遇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能够加强产销对接,畅通渠道,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据悉,梨是上海主栽果树树种之一,2019年栽培面积约2.67万亩,总产量约3.6万吨,今年种植面积和去年持平。上海的梨品种以翠冠梨为主,又称“六月雪”,果皮细腻、肉脆多汁、味甜鲜嫩。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