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垃圾,三轮分类,还会变成“压缩饼干”!来看这些菜场的“高分作业”

2020年07月06日10:09  
 

菜市场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去的地方,这里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分类任务不轻。那么,它们做得怎么样呢?

近日,浦东新区2020年菜市场垃圾分类实效测评结果出炉:浦东的163家菜市场中,161个处于达标水平,其中有44个菜市场测评得分为满分100分!

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又有哪些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值得分享?小布去两家菜市场做了实地探访。一起来看→

PART 01

三轮分类 干湿垃圾清清楚楚

在新场集贸市场内,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小布看到,市民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菜品。

眼前这家从事家禽销售的摊位,每天要卖掉40只左右的鸡鸭,而在市民购买之前,商贩都会帮忙处理:家禽的脚环和包装袋属于干垃圾,分离出来的内脏和骨头则属于湿垃圾。

别看现在他们分得清清楚楚、十分娴熟,一年前,如何将这些垃圾分类还真是一道曾困扰他们的难题。摊贩李女士如今说起垃圾分类头头是道:“一开始我们搞不清楚,后来市场管理部门告诉我们,内脏都属于湿垃圾,马夹袋都是干垃圾,现在我们搞得门清。”

菜市场的蔬菜摊位,一直是垃圾产量大户。眼前这家摊位面积约有45平方米,每天销售蔬菜约600斤,是整个菜市场里销量最大的,当然垃圾的产出量也是最多的。

小布发现,这家摊位除了两位蔬菜销售人员负责上菜、卖菜之外,还专门配有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分拣各类垃圾。垃圾分拣员陈女士说:“新鲜的烂菜叶都是湿垃圾,坏了的茄子、番茄也是湿垃圾;但是,玉米的皮、马夹袋都是干垃圾,要放在干垃圾桶里面。”

值得一提的是,摊贩对垃圾进行分类只是第一轮,在菜场里共有7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保洁人员帮忙检查,如有差错,则会进行二次分类。新场集贸市场副场长吴兴妹说:“个别经营户对垃圾分类还不太懂,但保洁人员是经常性、每个星期都要培训垃圾分类知识的,具体的分类她们是最清楚的。”

尽管如此,在垃圾厢房里,还有着第三道关口——垃圾分拣员。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再次检查从市场里运送出来的垃圾桶,如果有分错,不仅要重新分拣,出错频率高的商户还将面临处罚。吴兴妹说:“三次以内,我们会给予警告处分;第四次如果再发现,我们将要罚款30元,第五次的话就是罚款50元;如果依然没有改善,会取消第二年的租赁资格,并取消诚信经营户的评选资格。”

三级分类的严格举措,让新场集贸市场所有的干湿垃圾被分得清清楚楚,在这次测评中拿到了接近满分的好成绩。老百姓也真切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市民蔡先生说:“我孙子以前不愿意来的,觉得这里太臭了,现在我来菜场,孙子会表示他也想一起来。”

PART 02

垃圾处理器上线 湿垃圾变身“压缩饼干”

位于张江镇益江路433号的浦商邻里荟益江店,门口的前台、休息区提升了菜场整体的空间感和舒适度,1200平米左右的菜场共有78个商户,按鲜活、干湿、生熟功能区分。

由于前来光顾的大多是年轻白领,因此摊贩们经常要帮助顾客将蔬菜分拣干净,这样产生的湿垃圾数量就多了起来。

在这家菜市场里,藏着一个“大家伙”——垃圾处理机。它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可以把各类湿垃圾经过分拣、粉碎、固液分离后,对残渣进行物理分解和压碎,压缩产生的废水也通过一条专用排水沟排出。

垃圾处理机操作员魏先生说:“我这里每天大约有2吨垃圾,处理好只有0.2到0.3吨的垃圾,产生的污水这里也处理掉了。我基本都是下午一点钟到两点钟处理,一个小时就可以干完。”

这台给大家带来方便的机器,虽然身价不菲,但从这份投入中,也能看出菜场经营方对于垃圾分类的高度重视。浦商邻里荟益江店负责人吴建美说:“我们花了很大投资,设备花费了27万元,加上土建费用达到35万元左右,土建工程包括了水的沉淀池、包含污水处理和剂量处理。”

小布了解到,这款现代化的机器目前已在张江镇的两家菜市场投入使用,下一步还将在其它菜市场里推广、普及。张江镇区域发展办工作人员顾斌华说:“投入值得,效果很明显,自从买了湿垃圾处理机之后,我们做到了湿垃圾不过夜,垃圾的体积压缩到了10%到20%。”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